第三章 歷史勝利組的條件(第2/5頁)

我這裏要特別談的,是“姓趙氏”三個字。各位讀到這裏,一定又有人想跳起來問:“這三個字有什麽好講的?又打算湊字數了嗎?”

沒什麽好講的嗎?我再問各位一個問題:

秦始皇姓什麽?

對歷史熟悉的朋友,一定會立刻回答:“他叫嬴政,當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為什麽這裏要說他“姓趙氏”呢?這就和第二次巨變有關了。

現代人填表格,有時表格中會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麽請問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嗎?名和字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舉各位熟知的人物為例,韓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楊過名叫過,字就叫改之。對吧?常讀古文或武俠小說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這裏,我坦白告訴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麽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緣從何而來,有同一個祖先的人們,就會有同一個姓。

中國的古姓其實沒有那麽多,就那幾十個而已,例如姓姬的、姓姜的、姓姚的、姓姒的……多半都有女字邊,這可能跟母系社會有關系。

可是當同一個祖先,也就是同一個姓的人繁衍越來越多,就會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建立他們自己的聚落。為了在同姓底下分別彼此,就會在同一個姓下又出現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會分化、會變動的,有的以地為氏,有的以官為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請問商鞅姓什麽?

過去有同學會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衛”“商鞅姓公孫”,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為商鞅是衛國的公族,所以也叫衛鞅、公孫鞅,但哪個答案才是對的呢?

事實上,這些答案都不對。因為商鞅既然是衛國的公族,衛國公室姓姬,所以商鞅當然姓姬。因為他是衛國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衛鞅、公孫鞅;後來他在秦國功勞很大,秦國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他就以封地為氏,所以叫商鞅。但衛、公孫、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麽當時沒有人叫他姬鞅呢?”

這就涉及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的巨變了,我前面告訴過各位,在列國戰爭當中,最沒有用的就是血緣。不管是不是同一個祖先,別人不會手下留情;你血緣高貴,別人也不會跪地求饒。相對來說,象征地緣的“氏”比象征血緣的“姓”在當時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變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漢以後,我們一般所稱呼的姓,其實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漸式微了。

無獨有偶的是,第三次巨變從鴉片戰爭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漸式微。古代中國只要有教養的男子,幾乎人人有“字”。為什麽呢?因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只有尊長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輩之間則稱呼“字”。要是晚輩連稱呼“字”都不禮貌,通常是稱呼你的“號”,或尊稱你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來代稱,這都是傳統的做法。

這是因為古代有禮,不同的身份就會有不同的稱呼。可是從鴉片戰爭以後,到了五四運動,慢慢大家就開始不想要中國文化了。舊禮教已被打倒,講得更徹底一點,這是一個連稱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媽”而不以為無禮的時代,還要“字”“號”做什麽?一個連禮都沒有的時代,當然不需要“字”,人人稱呼“名”就夠了。

我前面說過,巨變是一個把過去的東西從頭推倒重新再來的過程。巨變必然有它具體的象征,而這種具體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們切身所系的事物上面。第二次巨變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變則是“名”取代了“字”。

巨變背後的意義,各位真的懂嗎?所謂歷史的巨變,往往不是驚濤駭浪似的急速改變,絕不是有人突然規定明天開始人人都要廢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變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孟子所說的“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沒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會自然去做的東西,這才叫作巨變。

那麽回到原來的問題,秦始皇姓什麽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這一支是趙氏。太史公已經是西漢人,因此他以當代的習慣記下“姓趙氏”,原因就在這裏。

成功的第一個要件

好,我們繼續讀下面的部分:

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

秦始皇即位的時候幾歲?十三歲。在今天也不過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孩子,他就繼任了一個這麽大國家的王位。請問各位十三歲的時候在做什麽?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和他後面做的事,才知道這個人天資有多麽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