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類霜天競自由:文化鏡頭剪輯(第3/8頁)

20年代,也是中國開始建設自己的電影事業的時代。1920年,梅蘭芳演出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被拍成電影,梅蘭芳細膩的面部表情和優美的舞姿身段在影片中得到準確的再現,一時大受歡迎。

1921年7月1日,上海夏令配克影戲園首映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講述賭輸的閻瑞生將身攜財寶的妓女王蓮英騙至郊外,奪財害命,後來被捕伏法的故事。這故事本是一件真實的新聞,影片風靡上海,轟動一時。

中國第二部長故事片《海誓》也於1921年開拍。熱戀中的畫家與少女海誓山盟:負心者蹈海而死。後來少女另嫁他人,又在婚禮上悔悟,但畫家拒絕了她。少女走向大海,畫家趕來救起,終成眷屬。從這兩部片子可見,中國故事片以偵探片和愛情片起步,一開始便具有較高水平。

1922年,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次年推出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講述較為典型的中國家庭謀產陷害故事,進行民族化的初步嘗試,大受歡迎。此後又拍出《苦兒弱女》、《好哥哥》、《玉梨魂》、《最後之良心》、《上海一婦人》等片,涉及了廣泛的社會問題,摸索出一整套電影理論,培養出鄭正秋、張石川這樣的編導人才和阮玲玉、宣景琳等一批中國早期影星。被聘為編劇顧問的洪深為明星公司編導了《馮大少爺》、《早生貴子》、《愛情與黃金》、《衛女士的職業》等片,擴大了明星公司的影響。

1921年,美國紐約的華僑青年梅雪儔、劉兆明等開設了“長城制造畫片公司”。1924年,他們攜器材回到上海,開設了“長城畫片公司”,以拍“問題劇”著名。1923年,黎民偉在香港開設“民新創造影畫片有限公司”,所拍《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孫中山先生北上》等成為極其珍貴的新聞記錄片。1924年創辦的神州影片公司、1925年創辦的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和天一影片公司等,也名噪一時。眾多的影片公司為中國民眾帶來了一種工業文明時代的嶄新藝術。電影對社會的影響和推動力是其他藝術種類無法比擬的。電影首先以文學為基礎,但當它成熟之後,文學從電影身上也受益匪淺。電影的最深刻本質在於可以“隨意組裝世界”,這實際是一種革命性的潛能。不論新舊文學家還是革命文學家,都不能否認電影的巨大作用。當然還是革命家最敏銳,當革命與電影一經結合,便產生出人類文明史上一批最瑰麗的藝術。

新文化運動和西洋藝術的沖擊,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也煥發了青春。舊戲不但沒有被《新青年》罵死,反而更加“野火春風”。劇社遍布大江南北,名家輩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余叔巖、高慶奎、姜妙香、龔雲甫、馬連良、侯喜瑞等都在這一時期進入藝術成熟期,尤其是所謂“海派”京劇,也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汪笑儂、潘月樵、周信芳、金少山、蓋叫天(張英傑)、歐陽予倩等“海派”,實際就是改革派。改革的京劇吸收了話劇、電影的精華,重視劇本的文學性,采用分幕、分場,樂隊中加進二胡等樂器,服飾行頭更加精美講究,使京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增強了藝術競爭力。傳統文化必須在變革中才能保存,一味仿古做舊,只能催其速亡。

1921年秋,蘇州和上海的一些昆曲家集資1000元,在蘇州開辦了昆劇傳習所,培養了一批技藝比較全面的昆劇傳人,保存了大量的傳統劇目,這對瀕於滅絕的昆曲藝術猶如注射了一針長效強心針。傳統戲曲的保存和發展,只有呼籲和號召是無濟於事的,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直至消亡的必然歷史進程。若要延續其生存,一是必須跟上時代,二是必須“組織起來”。

“組織起來”不一定要成立政黨,辦學辦社、人以類聚,都是組織。在美術界,1920年,南京美術專門學校,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建立;1922年,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建立;1923年,白鵝繪畫補習學校,浙江美術專門學校建立;1925年,立達學院美術科、中華藝術大學、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建立;1926年,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無錫美術專門學校建立……中國的美術也進入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特別是通俗美術時事畫報、月份牌畫、連環畫、漫畫、廣告包裝畫的興起,為現代大眾文化平添了五光十色的韻調。

若要完成將整個民族“組織起來”的任務,教育是第一位的。西式教育就是培養“組織”的教育。中國從晚清開始逐步引進西方教育體制。到新文化運動時,80%的高等學校為外國人所辦。張伯苓所辦的南開學校1919年始設大學部,而陳嘉庚則於1921年開辦了規模宏大的廈門大學。中國在20年代以後的迅猛進步,事實上與學校教育的進步密不可分。1920年暑假,北京大學首次招收9名女生。1921年後,各大學都實行男女同校,許多中學也開始男女同班。192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明令從1922年起,廢止文言教科書和講義,一律改為語體文。1921年冬,成立了中華教育改進社,總社在北京,下設32個專門委員會,每年開會一次,調査教育狀況,推動教育進步,學習歐美經驗,推廣“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1923年,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編寫平民課本,普及文化常識。這些組織和措施為現代中國教育做出了頗為可觀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