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火在運行:亂世圖景(第3/5頁)

北方的北京政府此時以徐世昌為大總統。北洋軍閥集團先後共有五位大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其中徐世昌最為軟弱無能,他實際上只是直、皖、奉等各系軍閥的一個“大管家”而已。他所領導的政府,既無權,又無錢,——不能自由任免官吏,不能指揮各路軍隊,不能決定對外方針,不能組織防險救災,不能制訂經濟計劃,不能支持文化教育,甚至連政府本身的開支都支付不起。北京政府駐外使館五六個月經費未發,紛紛催索,外交部復電竟讓他們自己解決。大概大使館只好兼做中餐館了。據上海《民國日報》該年12月22日報道政府各機關欠薪情況:參謀部22個月,蒙藏院7個月,教育部本部7個月,各校兩個半月,海軍部6個月,平政院6個月,經濟調查局5個月,陸軍部本部5個月,咨議差遣12個月,總統府4個月,國務院3個月,財政部3個月,內務部3個月,農商部3個月,審計院3個月,司法部3個月,大理院3個月,航空署3個月,警察廳官吏2個月,交通部1個月,京漢路局1個月。這麽大的一個國家,成千上萬的政府公務人員居然在“枵腹供職”。為了索薪,罷工、罷教、辭職、靜坐,全年風潮不斷。北京大學等北京八所大、中學校從年初就為索薪和爭取教育經費罷工。4月8日,八校教職員通電全國,全體辭職。教育總長範源濂、次長王章祜亦先後辭職。在請願中被警察刀槍擊傷數十人,又經絕食鬥爭,風潮幾起幾落,直到年底,政府還在敷衍說:“正竭力設法。”平心而論,並非政府故意“摧殘教育”,政府何嘗不願意用教育來裝點門面?然而這個政府實在是掉了牙往肚子裏咽,它是個窩囊廢加窮光蛋,中國已經沒人真的把它看作政府了。這一年,窮得幾乎要砸鍋賣鐵的北京政府狂借內外債,到年底已欠債15億8885萬1972.96元,此時全國人口(不計蒙、藏、緩、台)為4億6309萬4953人,平均每人負債近四塊大洋。全國各界聯合會12月31日宣布徐世昌四大罪,宣布“徐世昌為民治之障礙,早已電請新政府申罪致討,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而廣州政府則在12月10日發布了對徐世昌的通緝令。北京政府名義上統治著大部分中國,實際上從1921至1923年,全國掀起了一個要求“省自治”和“聯省自治”的浪潮。從政治角度來講,1921年的中國事實上是分崩離析的。《劍橋民國史》說:“1928年前憲法政府的失敗,與其說是一個有效政府的衰落,不如說是根本無能建立起這樣一個政府。段、吳及其他國家首腦曾多次建立起對全國大部地區的實質性軍事控制,但這些成就基本上是軍事的,而從未發展到建立有效政治制度的水平。”

中央政府如此,地方政府也疲軟不堪。以山東為例,教育經費拖欠四五個月,無錢修堤坐視決口,司法欠款以致囚犯幾乎餓死獄中,士兵每月欠餉十余萬元。

國內四分五裂,天災人禍接踵不斷,國際關系也一片艱難,外患頻仍。

1921年的國際大趨勢是,美、英、法、意、日等列強重新切割地球這塊大蛋糕。昔日的歐洲已不復存在,赫赫不可一世的德、奧、俄三大帝國俱已從政治地圖上消失,流落異域的王公貴族們熱烈地討論著列寧及蘇維埃統治下的“謎一般的俄國”。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匈帝國崩潰了,新興的巴爾幹小國雨後春筍般紛紛獨立。被《凡爾賽條約》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德國,經濟蕭條,滿目瘡痍,一種“受難德國”的神話正迅速蔓延。中國雖然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在11月12日至次年2月6日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的收回關稅自主權、取消領事裁判權、撤退外國駐華軍隊和收回租界等要求,均被拒絕。一句話,弱國無外交。中國在會上不過是聽憑列強如何重新協調其侵華特權而已。此時各國在華駐軍約近萬人,其中日軍最多,約4500人,僅山東就駐2700人。美軍1504人,法軍1214人,英軍1044人,荷軍78人,意軍31人。此外南滿一帶,駐日警約1800人,均無條約根據。這樣的國家,哪裏像個戰勝國?各列強貪心無厭,不斷制造事端,竭力企圖擴大在華利益。其中氣焰最為囂張的便是日本。

1月15日,吉林代表上書政府,痛陳人民受日軍奸淫、槍殺、活埋、火燒、腰斬等慘狀,財產損失2000萬元,人民傷亡近萬,“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全吉七百萬人誓為政府後盾”。北京政府要求日本撤兵,日軍不但不撤,反而繼續捕殺中國百姓,並誣稱其為“股匪”。

3月21日,駐哈爾濱之日軍第五十三聯隊借日本春季“皇靈祭”之名演習,以炫耀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