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3/9頁)

“咱三原縣老爺一家是旗人,你看人家那三個小姐,一個個長得多俊多英武,一雙大腳站得穩走得快,騎馬射箭哪個比男人差?我想了,咱周瑩為啥不能像縣老爺家小姐一樣,長成個能文能武的女兒呢?讓她死去活來受罪,我心疼,腳就不纏了。”

“那她長大了,就得變成旗人樣,不然婆家還真不好找呢!”

“我就不信大腳女人找不到婆家,我問你,西安府知府的二女子是大腳還是小腳?人家的夫婿長得比誰差?”

周胡氏的話讓周海潮想起第三次見到西安府知府二千金時的情形:三原縣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從正月十四到十六的三天裏,是一年中最熱鬧最紅火的。在這三天時間裏,來自四鄰八鄉、渭河兩岸的老老少少,把縣城擠得水泄不通。同治八年正月十五,那天中午,一行男女擁進三原縣城最大的酒家天福樓,酒保見來客不像是渭北人,便上前招呼說:“客官,請樓上就座吧。”那一行男女也不搭話,跟著酒保就上了樓。

天福樓是座六間跨度的酒樓,樓下多是散客吃飯處,樓上則是有身份的人士相聚的地方。一行人上得樓後,在靠窗處找了一張桌子坐下來,酒保一看,正好是一桌,忙轉身去提水拿杯沏茶。當擺好茶杯沏茶時,一個年紀大的男人向一個身著旗人裝束的女子問道:“小姐要啥茶?”

“出外講究不得,入鄉隨俗吧。”那女子說,“若早知三原縣城有這麽好的酒樓,我早來看龍橋逛廟會了。”

“小姐走到哪兒都怕沒個可心吃飯的地方。”坐在那女子身邊的紅衣女子說,“三原城是渭北大地方,若找不到小姐吃飯處,豈不要讓人笑掉大牙。”

“先別說寬心話,等飯菜上了桌,吃到嘴裏才知道是瞎是好。”

酒保沏完茶,才說:“請問上啥菜?”

“把你們天福樓最拿手的菜往上端就是了。”那女子主子一般說,“酒只上女兒紅。”

酒保不敢怠慢,忙下樓告訴掌櫃說:“樓上一桌客人讓咱把最拿手的菜往上端,東家你看咋辦?”

天福樓掌櫃周海潮聽了說:“先給上四個涼菜,四個熱菜,待我探知底細後再講。”

周海潮在三原縣有名是沾了父親周玉良的光,他雖然僅管理著天福酒樓,但卻以豪爽、正直、樂善好施著稱。當他上得樓去,無事般走到那幾位客人桌前,眼一掃,忍不住笑出聲來:“二小姐,今日你咋有空來三原城看熱鬧?”

二小姐聽聲擡頭一看,連忙起身離座說,“周叔你咋在這兒?”

“周叔是天福樓東家呀!”

二小姐笑道:“我咋沒聽你說過?”

“是嗎?現在知道也不晚吧!”

“那敢情好,今兒個我們可要白吃白喝一頓了。”

“別說一頓,你就是住下來,吃一年半載,周叔也管得起。”

酒保這時端著托盤上樓來,把四個涼菜擺好,放好酒壺說:“請先用酒,熱菜隨後就上。”

“告訴王師,準備上龍鳳盤。”周海潮對酒保說,“味兒不要太濃,清淡為宜。”

“啥是龍鳳盤?”二小姐好奇道,“我還是頭一次聽說這道菜名。”

“等菜端上來,你就知道我天福樓為啥能成為三原城裏第一酒樓了。”

二小姐是西安府知府千金,在人們眼裏是個天不怕地不怕,常常會做出出人意料之事的人。她生在蒙古,長在草原上,是一個在馬背上長大的姑娘,跟隨父母到西安後,仍無法改變從小養成的習慣,動不動便帶上家人策馬外出,不是狩獵就是找熱鬧處玩。

西安府知府上任後為結交地方紳士商賈,借為母親做壽之名,邀四鄰八縣十鄉頭面人物做客西安府衙,周海潮只身前往西安祝壽時,結識了知府和他的家人。

二小姐在天福樓遇到周海潮,白吃白喝了一頓說:“周叔,我想到孟店村一遊,看看關中鄉下和蒙古有啥不同處,可行?”

“咋不行。”周海潮說,“孟店村好玩著哩,你到地方就知道了。”

周胡氏見了二小姐,一看那雙大腳,忍不住問道:“你爸媽咋沒讓你纏腳?”

“纏腳?”二小姐忍不住哈哈大笑,“小腳女人能像我一樣騎馬射箭,行走如飛嗎?周姨,將來周瑩小妹妹長大了,你千萬別讓她纏腳。不纏腳的女孩學文習武比纏腳女孩要強一百倍,我如果纏了腳,今兒個能騎馬過渭河到孟店村來逛?”

周胡氏點頭說:“也是,周瑩長大若不同意纏腳,姨我就讓她像你一樣。大腳有大腳的好處,我這一雙小腳,走三裏路就得累趴下。所有旗人女子都不纏腳,活得多瀟灑、多自在,哪像咱們漢人女子,一個個自找罪受,三寸金蓮有哪一點好處?”

“姨,從歷史上看,漢人老祖宗是沒纏過腳的,唐貴妃楊玉環多虧有一雙大腳,不然她那麽胖咋能站穩跳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