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年少離家(第2/15頁)

通過研究查理留下的支離破碎的信息,以及從其他地方一點一滴淘選出來的零星資料,我們可以重新勾勒出他早年大致的生活情形。

查理確實出生在廣東省,該省的版圖現在仍包括位於中國南海、形如一滴水的海南島。[2]該島大約有愛爾蘭的一半大小,當時還是一片蠻荒之地,群山連綿,雨林遍布,只是在沿海一帶,偶有幾座村落和零星種植在低窪處的小片稻田。在島上高峰入雲的內陸地帶,居住著苗族和黎族山民。他們占據著這片中國南部邊疆的大部分高地地區,耕作著時欠時豐的小塊土地來養家糊口,還種植鴉片以供閑時消遣。在地勢低平的地區,居住著相比而言更為勤勞、來自大陸地區的漢族人。在過去近1 000年的時間裏,或是為了躲避瘟疫和饑荒,或是為了逃避政治迫害,這些漢族人渡過不算太深的海峽來到這裏。濱海村莊的沙灘上,到處都是棕櫚樹和黑松林,村子裏住著很多朝廷緝拿的要犯。他們當中許多都是各類反清秘密會社的成員,當初為了避難,才坐著咯吱咯吱亂響的舢板沿著海邊一路逃到這裏。即便在最虔誠的外國傳教士眼裏,海南也是一個是非之地,不能按照常規行事。這裏匪盜成群,他們常從敞開的門窗潛入室內,肆意奪財害命,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外國人口在逐年減少。

除了傳教士,常常還會有一兩個年輕的英國海關工作人員被派來長駐此地。海關關卡設在正對著瓊州海峽的海口港,那裏直面大海,常年海風肆虐,謹慎的走私者都駕著走私船另找停靠的地方。當時,最好的停泊點都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最知名的應屬位於一處開闊海灣(即現在的清瀾港)、堪稱走私者天堂的文昌。當地人說話帶有濃重的喉音,他們說“文昌”兩字時,聽起來有點像是“孟慶”,又像英語中“一只鞋”的發音。即便是略通漢語的人也不難看出,在信中,查理是把“文昌”誤拼成了“孟壽”。事實上,再仔細看一下地圖和相關地理資料,我們就會清晰地發現,船只進出頻繁的文昌城是查理家鄉唯一可能的所在地。文昌是聞名遐邇的海南舢板的主要進出港,這種船只從事貿易的路線,與查理信中描述的一模一樣。

靠近海岸的地方,舢板一排排連在一起,船民們以船為家,長年累月居住在船上。像中國的大部分海港一樣,刺鼻的魚醬味、豬油味,腐臭的糞便味,與新鋸開的濕乎乎的柚木散發出的香氣混雜在一起,終日彌漫在港口上空。以當地標準來看,韓氏一族遠非貧苦之家。查理的父親無疑還是一位富裕的商人,一位造船場主,一位秘密會社裏的資深長老。此外,他還從事走私活動。根據各種不同的資料,我們了解到,查理的父親擁有若幹艘大型遠洋貨船。他的貿易船隊定期從靠近廣州的葡萄牙殖民地澳門出發,一路南下,直到安南[3]的河內,最遠可達蘇門答臘。整個航程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在寫於1881年的一封信中,查理這樣寫道:“他們的船隊從澳門開往河內,要走6天的水路。”)

查理的先祖居住在遠在中國北方的山西省。那裏距離大海數百英裏,群山環抱,氣候幹旱,土地貧瘠。1644年清軍入關之後,社會動亂頻發。跟其他許多中國人一樣,查理的先祖也被迫南遷至廣東,後來又渡海來到海南島避難。查理的先輩中有一些還是客家人。遠在南宋時期(1127—1279年),由於中國北方被來自中亞的部族占領,他們便遷移到了南方。“客家”的詞義即為“做客的人”,專門用來稱呼那些客居他鄉的北方人。客家人有著強烈的宗族觀念,現如今他們雖然散居在世界各地,這種觀念卻依然保留。在海南這片世人眼裏的流放之地,查理的先祖們隱居於住在文昌港口的船民之中,開始了舒心愜意的新生活。

在美國國務院一份幾乎被人忘記的档案裏,提到宋查理的大兒子宋子文曾送給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一艘海南舢板模型,其中的內容證實了上述大部分事實。宋子文在贈送船模時隨附了一封短信,內容如下:

敬悉您喜愛帆船,今特請我國駐華盛頓大使轉贈精美海南遠洋舢板船模一具。此船模由我國海關監制,完全按照實物精制而成。海南為廣東省沿海島嶼,我家祖輩世居於此。島上居民吃苦耐勞,遠近聞名,他們每年定期駕駛這種小船出海貿易,最遠可達印度。

這種大型海南舢板是一種三桅帆船,非常適合航海。其造型也與眾不同,整體形狀像一個大香蕉,可以在海洋裏破浪前行。船上配有小型火炮,用來防禦海盜騷擾。船頭畫著一雙大眼睛,目光向上,看著遠方。這雙眼睛,再加上張開後如同公雞雞冠般的紅色船帆,使得這種船看起來像一只大眼睛的公雞,它也因而得了一個外號:大眼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