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地方走向中央(第4/4頁)

在上述措施完成後,2月13日,袁世凱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呈;2月15日,臨時參議院一致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布就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職;4月5日,參議院宣布遷都北京,至此袁世凱實現了他對各方政治力量的完全勝利,取革命成果與清代268年的天下而私有。“一個軍事的獨裁者繼承了舊的皇朝”[9],袁世凱集團從地方正式入駐中央。以此為標志,晚清之變局遂告一段落。


[1] 馮耿光:《蔭昌督師南下與南北議和》,《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冊,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351頁。

[2] 〔澳〕駱惠敏編,劉桂梁等譯:《清末民初政情內幕》(下),知識出版社1986年版,第250頁。

[3] 張國淦:《洪憲遺聞》,《北洋述聞》,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73~74頁。

[4]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41~42頁。

[5] 岑春煊:《樂齋漫筆》,《近代稗海》(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頁。

[6] 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近代稗海》(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頁。

[7] 《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鉛印本,第100、110頁。

[8] 張國淦:《孫中山與袁世凱的鬥爭》,《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頁。

[9] [美]保羅·S·芮恩施著,李抱宏、盛震溯譯:《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