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年疑團說青苗(第4/4頁)

度僧牒就是和尚們的合法營業執照。說來奇妙,自古以來,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佛教總能遍地開花,繁榮昌盛,一點都不受時局的影響。比如說這時百年無事的宋朝,以及五代十一國時的後周。當年柴榮為了備戰,一舉裁撤消毀了多少佛寺,可見人家的發展。

它為什麽會這麽多呢?求來世、求心安、求解脫等等都比較虛幻,重要的是有實利,和尚們經營免稅。一但能得到度僧牒,不管您從前是什麽人,從此就日進鬥金、兩袖金風了。長此以往,請想像國家的稅收是什麽局面。所以在這裏,我們要承認宋史裏對這件事評價。

第一,錢的來路不正。未來的聖人程顥說,這不是王道之正,沒有持久性。對此王安石不屑一顧,他說所謂的王道有正也有“權”,權,就是變化。幾千道度僧牒,能買45萬石米,在荒年時,能救活15萬人,這樣的事還要反對,根本就是拘泥不化!

對此,很想對偉大的王相公說,您似乎也該買張邏輯卡去充值。這個例子舉得跟現實沒關系,荒年時為了救人可以不顧一切,賣度僧牒真的沒什麽。

就算發兵到國外去打劫,也沒人把你當暴君。只是請注意,現在是荒年嗎?是在談救人嗎?至於王道長什麽樣之類的爭辯更是瞎扯淡,這世界上有沒有這種動物都一直在爭議中。

第二,王廣廉是怎麽知道有青苗法這回事的,並且迎合得這樣及時。處身在這樣紛亂復雜的局勢裏,只要稍微有點鬥爭概念的人都會冒出來個問號——王廣廉和王安石什麽關系,是不是王安石在上層建築裏吃不開,發動下面的群眾造勢,把法令推上去?

說到這裏,似乎我在說王安石的不是。他的法令不正,作法不對,概念不清。但是我得否認,我沒這麽想。改革的本質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涉及到這個概念,就和戰爭同級別。所以采取一些所謂“不正”、“不清”之類的手段根本就無可厚非。

想反駁嗎?那麽請問,這世上有沒有不流血而成功的變法?有沒有不死人造就的新世界?例子我不再舉了,我深深地信任當年教導我們的歷史老師,他們說過的我就不重復了。所以,王廣廉就算是被王安石暗中鼓動的,也沒什麽大不了,就算用的是賣度僧牒的錢,也沒什麽不對。

至少沒動用常平倉裏的糧食儲備。

只是在真正實施時,變法派犯了新法裏一貫的、最嚴重的錯誤——言行不一致。說是只在陜西試行,結果擴大到了河北、京東、淮南三路;說是用度僧牒的錢,結果動用了1500萬石的常平倉、廣惠倉的糧食;說是“青苗法”,立足於農業,結果城鎮居民也可以借貸;說是不許硬攤派,結果為了政績、升官、本人發財、搞垮王安石等等正反兩方面原因,攤派的硬度比金剛石不差太多……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作人尚且不能無信,何況要取信於天下的法令。在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料裏,沒法分得清這是王安石的主張,還是神宗本人的決定。但是,它既然以宋朝皇帝的名義發布了,以上的兩個人就都脫不開幹系。

為何這樣急於求成,在青苗法到底有沒有漏洞,官場上的理念還沒有理清的情況下,就這樣大張旗鼓地幹了起來。這實在讓人沒法理解,畢竟王安石此前不久才剛剛說過“變法易緩不易急”的話。

他到底是充滿了自信,只要青苗法實行就可迅速見利,堵住保守黨的嘴。還是預先判斷到和司馬光等人永遠水火不相融,根本就不存在理順理念的機會,才強行通過,讓青苗法成為現實,讓變法大面積鋪開?

不得而知。能作出結論的是,隨著青苗法的出台,變法本身、變法與守舊的對抗,都驟然上升到水深火熱你死我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