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王莽:從先進模範到亂臣賊子

這個孩子瑟縮在北風中,穿得顯然單薄了些。他不得不站在街角,因為王鳳府門口已經被拜年的人和車馬包圍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提籃子的小手已經快握不住了。那籃子裏,是一份貴重的賀禮——一壇宛城名酒。為了準備這些禮品,孩子的母親費了很多腦筋:他們一年到頭的所有收入,有一大半是花在這些禮節上了。

終於出現了一個空隙,孩子立刻鉆了進去。大門兩側的石台上已經站滿了等候的人。孩子直接來到守門人面前,要求進去。

“我是大司馬的侄兒,我叫王莽。”孩子低聲解釋,為自己不得不做這樣的解釋而感到羞愧。

門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樣,毫不留情地戳在孩子的臉上:“我怎麽沒聽說過,從哪兒來的?”

“大司馬是我四叔,我是他親侄子。去年過年我也來了,那時看門的不是你。”孩子囁嚅著,臉越來越紅。門口的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這對談話者。

“親侄子?”門人打量著這孩子普普通通的裝束,越發不相信孩子的話,“撒謊都不帶打奔兒的。有事找大司馬以後再來吧,這兩天肯定沒時間。”

孩子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出來。他啪地把手裏的籃子摔在地上,酒灑了一地,一轉身撥開人群,跑了。

這並不是王莽受到的第一次傷害,卻是他記憶中最深的一次。

作為當朝皇帝的親表哥,誰都會以為王莽是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其實遠非如此。

《漢書·王莽傳》記載,父親去世時,王莽剛剛四歲。那時候,姑姑王政君雖然已經被立為皇後,但因為不受寵,所以王家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直到王莽十四歲時,王政君成了皇太後,王家才突然顯赫起來,五個叔叔同日封侯。

在漢朝,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王莽的叔叔都進入決策層,連帶著眾多的表兄表弟也都迅速入仕,整個朝廷成了王家的天下。《漢書·元後傳》描寫王氏一家的熏天氣焰時說:“自此時起,朝廷要官都出自王家門下。王氏一族,窮奢極侈,各路官員賄送的奇珍異寶,四面而至。後庭姬妾,各數十人,奴仆以千數。羅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大興土木,樓閣連屬彌望,假山高台,淩駕於長安城除皇宮外所有建築之上。”

這些雄偉的建築中,卻找不到王莽的家。由於父親早死,王莽家並沒有享受到封侯的待遇,只是得到了太後的一筆定期補助。姑姑和叔叔們忙於扶植私黨,攬權納賄,大興土木,幾乎把這對孤兒寡母給忘了。沒有權力,自然就缺少收入來源,和叔叔們比起來,王莽母子的日子相當清苦。

貧困因為對比而放大,傷害因為敏感而更深。對早熟的王莽來說,由地位及貧富差距而引起的屈辱感無疑是早年經歷中的重大心理事件。

因為上學時乘不起車馬,王莽要步行穿過長安街上的乞丐群,小乞丐的眼神經常讓他一整天都心情抑郁。冬天的早晨,他經常能在街頭看到凍餓而斃的屍體,達官貴人驅著高頭大馬從屍體邊走過,不屑一顧,王莽卻不能視而不見。

走在路上,他常常要躲避各種各樣的車隊。這些車隊通常會綿延半裏地長,在長街上疾馳而過,半個城市如同地震般戰抖。如果誰躲避不及,被車馬刮踏,只能算你自己倒黴。車馬過去後,人們會紛紛撣著身上的塵土,對車隊發出惡毒的咒罵。

王莽不會開口罵人,但他內心的反感肯定比別人更甚。因為車隊的主人,往往是他的表兄弟們。對於這些整天名車寶馬招搖過市的表兄表弟,他既厭惡又鄙視。雖然同處一個城市,但是王莽與他們相隔這樣遙遠。華麗的外表掩藏不了他們內心的淺薄、愚蠢和無能,如果沒有叔叔們的權勢,他們不堪一擊。

貧困和苦難會賦予人正義感的說法至少在王莽身上得到了驗證。因為他們,王莽終生厭惡鋪張和招搖。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好強的寡母節衣縮食,把他送到名儒陳參門下,學習《禮經》。像所有的寡婦一樣,她在王莽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特別是當她的長子早夭使王莽成了獨子之後。雖然不太識字,但是她每天都要陪王莽溫書到半夜。她剝奪了王莽的童年,不允許王莽和街上的孩子玩。她要王莽出人頭地,光大家室,為她這個被人忽視的寡婦爭取加倍的報償。

孤兒往往天生嚴肅,眼神裏有一絲憂郁的底色。生活早早就教會他們如何應付挫折。王莽學習非常刻苦。他深知成績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是他個人奮鬥的重要資本。與權力中心的遙遠距離形成了其強大的張力,深刻的屈辱體驗化作了向上攀登的不竭動力。地處孤寒、冷眼旁觀使他觀察到了社會的黑暗,聖賢的教誨灌注給他巨大的道德激情,而不幸的生活又鑄造了他堅強的意志。“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賞信修睦,選賢與能”,這些話在他口中讀出來異常地慷慨激烈。他希望自己的智商將最終幫助自己走入權力中心,把這些寄生蟲一樣的表兄表弟踩在腳下,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更合理,而自己也最終將留名千古,光耀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