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永歷:生為獵物(第5/17頁)

朱由榔對皇位避之如虎,不禁讓久處名利場的大臣們十分意外。大臣們將此舉理解為朱由榔克己寡欲,品質高尚,修養良好。而這是做皇帝最需要的品質。

至於太妃說朱由榔沒有政治能力,他們更不同意。他們說,道德是君王之本。至於才幹、能力、知識,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之事。德是本,才是末。帝王最重要的職責是為天下做道德表率,所謂一人正而天下無不正也。主張擁立朱由榔最賣力的廣西巡撫瞿式耜更認為朱由榔沒有政治經驗,是一個非常大的優點。他心中暗暗認為,正是這樣,更方便他們這樣的“正臣”掌握朝綱,決策國家大事。

所以,瞿式耜率領群臣,一遍遍堅決勸進。反復勸進無果後,他又拜訪桂王府,和朱由榔促膝長談。他好不容易才弄明白,朱由榔不肯當皇帝,是怕樹大招風,於是就從這裏入手進行動員。他說:“表面上看,皇帝這個職位很危險,實際上卻是最安全。因為從根本上說,所有的朱姓子孫現在都是清王朝的獵物,滿洲人為了鞏固江山,必須把所有近支王公斬盡殺絕。以您血統之高貴,現在已經是滿洲人的第一號獵物,即使不做皇帝,人家也不會放過您。而做了皇帝呢,則半壁江山都在您掌握之下。我們這些大臣不死,您就死不了。再說,現在天下大勢還混沌不清,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領土上還有數十萬抗清大軍。如果經營得法,把清人打回江北,打回關外,就有很大希望。只有光復大明,您的安全才真正有保障。所以,不管您當不當皇帝,國家的命運和您的命運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只有當了皇帝,光復明朝,才是王爺您切身利益之所在。”

一席話說醒夢中人。朱由榔把瞿式耜的話向太妃一轉述,太妃很快就明白了自己是婦人之見,瞿先生的話確實是真理。因此,太妃當即發布命令,說王爺同意大家的請求了,門口跪著的大臣們起來吧!

一聲令下,整個梧州歡聲如雷。南明各地喜氣洋洋,他們終於有了最名正言順的主人,整個抗清大業終於有了主心骨了。

按當時的政治慣例,藩王要當皇帝,第一步是宣布監國。廣西地處偏僻,不宜立都。大臣們用最豪華的車駕,把朱由榔一家接到風景秀麗的廣東肇慶,在這裏把衙署突擊改建成金碧輝煌的皇宮,於十月十四舉行了監國大典。朱由榔高坐寶座之上,接受幾千名大臣的三跪九叩之禮。

在監國大典上,朱由榔標準的帝王外表給全體官員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許多人內心感嘆:“鳳準龍顏,真中興主也。”他按照前朝老太監的指點,一舉一動都端凝有度,不怒自威。平時從來不敢當眾講話的他,那一天居然當著上千名大臣的面,把瞿先生事先給他準備好的講話講得流利洪亮,慷慨激昂的講話感動了所有人。史書記載,當時的場面是“百官拜謝感泣,各圖自奮,頗有中興氣象”。

以前雖然貴為親王,但朱由榔從來沒有掌握和運用過權力,所以他受到的尊敬都是表面上的,連家中的仆人對他都沒有畏懼心理。在監國大典上,朱由榔才頭一次明白了為什麽那麽多人要拼了性命爭當皇帝。他頭一次嘗到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滋味——所有的人都在他面前匍匐戰栗,他們的生死榮辱都在他一人的掌握之下。他突然間覺得自己的軀體如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瞬間高大了許多倍,身體裏的能量瞬間也增長了許多倍。

大臣們說他“龍姿日表,真堯舜之質也”,說他“天縱聖明,文武全才”,說他“英明特達,才學過人”。說得多了,他的自我感覺也發生了變化。平生第一次,他有了價值感,有了自信,有了工作的熱情。他召來瞿式耜,和他徹夜商討人事安排,策劃軍國大事。他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他聽從瞿式耜的建議,汲取前代濫用特務以及廣選秀女以致不得人心的教訓,宣布“不設東廠,不選宮人”,人們聞聽,歡呼雀躍,稱此“為始政之最美”。大臣覺得他們終於選對人了,朱由榔也心情激越,決心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做一個帶領南明走出困境的偉大皇帝。

然而,他的工作熱情消退得很快。監國大典舉行後的第六天,朱由榔正在吃晚飯的時候,傳事官突然來報:“清軍連下福建漳州和江西贛州,已經到達廣東邊境。”

手裏的筷子掉到了桌子上,朱由榔的大腦中馬上跳出兩個字:逃跑!

聽說監國下令舉國西逃,瞿式耜等大臣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們懷疑自己聽錯了:現在清軍尚在江西,離廣東尚遠,下一步是不是進攻廣東還屬未定。即使進攻廣東,南明西南軍隊還是很有實力的,有把握禦敵於國門之外。如果主動逃跑,豈不是把廣東拱手讓給清軍嗎?西南一共只有五省,失一省少一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