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衣冠南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第4/28頁)

郭璞時任著作佐郎,相當於國史館副館長。322年春正月,郭璞被逼做了王敦的記室參軍——類似辦公室主任。當時,王敦的另一名謀士陳述(字嗣祖)剛好逝世,郭璞前去吊喪,大哭著說:

嗣祖,嗣祖,焉知非福!

有時候,能死,也是一種福氣。

郭璞太牛了。

首先他是個大詩人、大文學家,他的遊仙詩在中國歷史上是開了先河的,其文賦辭藻清雅,是兩晉交替之際最重要的文學家。其次,他還是大訓詁學家、大學者,他給《周易》《爾雅》《楚辭》《穆天子傳》《山海經》這些上古時期晦澀難懂的典籍,都做了通俗易懂的注解,直到今天我們讀《山海經》《爾雅》,都得用他的注釋。

但是,他更為有名的,是在易學史上對術數學的貢獻——那簡直是宗師級的人物。比如今天非常流行的“堪輿之術”,說白了就是風水學,就尊郭璞為祖師。

郭璞有一本《葬書》,乃風水學的奠基之作,書中不僅講了如何選擇地勢,還第一次明確提到風水的概念: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就是說,風水講究“氣”這個概念。氣怎麽看呢?乘風則散——風太大的地方,氣就散了,所以選房子不能選風口;界水則止——碰到水,氣就停住了,所以好風水一定離不開水。那麽古人找理想的環境,就是要找那種能聚氣不散的、流動的氣也能停止的地方。得氣失氣,關鍵在於風和水的配合,所以這門學問就稱之為“風水”。

郭璞的《葬書》還有一個觀點,影響了中國幾千年,那就是所謂的“葬先蔭後”——埋葬先人,可以福蔭後人。所以,很多人在父母生前不孝順,父母死後卻腦袋靈醒,突然變成“大孝子”,要給父母找最好的墳地,花再多錢也在所不惜。

郭璞的神奇事跡,在當時廣為流傳。

相傳郭璞渡江後,曾經給自己的母親找過一塊墓地,人們都認為這塊墓地距水太近。郭璞說:“沒關系,這一帶很快就會變為幹地了。”並且寫了一首詩作為預言:

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壘壘三墳,唯母與昆。

大意就是,北山高大險峻,大海波濤滾滾,許多年後,這裏就只會剩下累累三座墳墓,就分別是我母親和兩位哥哥的。後來,這裏果然水勢退去,墳墓前幾十裏地都變為農田。

晉元帝司馬睿也懂風水,有一次,他聽說郭璞給人看了一塊地,自己就打扮成平民前去察看。但是看後大怒,因為這家人把墳墓埋在了“龍角”的位置上。葬在龍角,意味著後代是要出天子的,這就觸著了皇帝的逆鱗。

他就責問這家人:“你們怎麽能把墓選在龍脈的龍角上呢?這可是犯了大禁,要被殺頭的!”

這家人卻回答說:“先生有所不知,這墓地是大名士郭璞選的。他說這塊地不是‘龍角’,是‘龍耳’。葬在龍耳,三年之內,就會引來天子觀看詢問。”司馬睿聽罷大為佩服。

郭璞的易學水平名震當時,王導也時常請郭璞占算,多有神準。有一次,王導又搖了一卦,請郭璞看自己最近的運氣。郭璞看後,臉色不好,對王導說:“這個卦不吉利,丞相可能會有雷擊之厄。”王導一聽嚇了一跳,連忙請教該怎麽辦。

郭璞說:“坐車西行,到某某某地,能看見一棵柏樹。你截一段和你一樣高的木頭,回來放在床上,就沒事了。”

王導依計而行,果然見到了那棵柏樹,截了木頭放自己床上,自己睡別處。幾天後電閃雷鳴,木頭被擊得粉碎,親友們都去為王導慶賀。王敦對此大為驚訝,說:“你居然能把災厄推諉給木頭!”

可能也是因為這事,王敦就把郭璞招致麾下為自己效命。

郭璞精於占蔔,他知道王敦一定會反,自己被逼為記室參軍,肯定沒有好下場。但是身陷時局,也沒有能力逃離避禍,所以非常郁悶。他的遊仙詩,寫了大量的神仙世界,表達自己對神仙的渴慕。這裏面,除了信仰的自然呈現之外,又何嘗不是表達厭惡世俗、希望能逃離兇險政局的心情呢?

鐘嶸的《詩品》就說郭璞的遊仙詩“乃是坎壤詠懷,非列仙之趣也”。

郭璞的《遊仙詩》現存十四首,詩裏對神仙世界的描寫具體而優美,可謂傑出的山水描摹,對後代影響很大——李白就是典型。當然,這些詩,更多的和左思的《詠史》一樣,借古喻今,借神仙以說現實。《遊仙詩》(其一)寫道:

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

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

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

靈溪可潛盤,安事登雲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