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學——老生者見不生,常譚者見不譚

鴻鵠比翼遊,群飛戲太清。

常恐夭網羅,憂禍一旦並。

豈若集五湖,順流唼浮萍。

逍遙放志意,何為怵惕驚?

——何晏《言志二首》之一

魏晉名士之風,承建安遺緒,於正始年間,由何晏、王弼等人真正弘揚開來。

名士們都特立獨行。名士之間的清談,必然注重思想性、藝術性,為了增強辯論籌碼,名士們對自己的動作、神態、裝飾、儀容都很在意。那麽令人神往的魏晉名士形象,就主要通過這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通過《世說新語》中的記載,我們基本可以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小故事,大多是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描述的:名士的容貌氣質、清談時的儀態、清談時的精妙義理、清談時的精妙言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機智表現和見識。

名士之風 始於斯人

“寒食散”又被稱為“五石散”,

是因為這藥方裏有五種石頭作為主藥,

還有若幹別的藥作為輔藥。

這五種石頭分別是“石鐘乳”“紫石英”

“白石英”“石硫黃”和“赤石脂”。

土木工程系的曹睿

曹丕在位只有6年,雖然他也想建立不世功勛,可畢竟能力不逮,曹丕伐孫權、伐劉備,都以失敗而告終。

但他卻搞了一個政治制度,影響很大——那就是為了拉攏大家族大門閥的支持,采納了尚書陳群的建議,實施了“九品中正制”。這東西到底是什麽內容呢?

簡單說,“九品中正制”,就是“如何選拔公務員”的制度。

具體操作模式呢,就是朝廷任命一些大臣兼職為“中正”官,負責在各自的家鄉評審、舉薦人才,並且把人才分為九個品級,品級越高,就越是大才,就會被授予顯要的職位。人才的品級不一定和官職的品秩一一對應,但是也有很深的關聯。

我們稍微一想,就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後果。

大官兼職中正,去評審家鄉人才——傻子都知道,大貴族可以用手中的權力,把自己的親族子弟、門生好友,評成上品,然後給授予職位高、活兒少的官職;而把一般沒什麽背景的人才,定為下品,授予一些吃力不討好、事情多活兒累的小官小吏。

這樣,大族就把持了晉升的途徑,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世代都是高官,而一般的士人則幾乎沒有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只能出苦力,做武職和低等官吏。

於是,在統治集團內部,也截然分成兩個陣營——高品達貴的士族和低品苦累的寒族。

這個“九品中正制度”所導致的士族和寒族的區分,對魏晉後來的文化格局、政治格局影響都非常大,所以不得不說一下。

曹丕死於226年,接著,他和甄夫人的兒子——曹睿即位,這就是魏明帝。

在史書中,魏明帝是個形象非常飽滿的天子。

他極其聰明,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據說,不管遠近官員,哪怕是芝麻小官,只要他看過該人的履歷表,得!他一輩子都忘不了了。這人什麽性格、什麽品德、幾級人才、做過什麽事,他爸是誰、他爺爺是誰、他媽是誰、他兄弟姐妹都有誰,曹睿都能清清楚楚記起來!這種人適合考試,擱在今天,絕對清華北大的主兒。

曹睿心地善良,對待大臣也比較好,前面說過,他對曹植就很優待。大臣怎麽說他、怎麽罵他,他都能接受。執政13年,幾乎沒殺過諫官,這一點非常可貴。

他還很會寫詩,雖然和他爺爺、父親、叔叔是沒法相比,但也算是很有文采的一個皇帝。他曾經模擬女子的口吻,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叫作《種瓜篇》。

種瓜東井上,冉冉自逾垣。

與君新為婚,瓜葛相結連。

寄托不肖軀,有如倚太山。

菟絲無根株,蔓延自登緣。

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賤妾執拳拳。

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要說這首詩,也是在藝術水準之上的,他通過“瓜”“藤”相互纏繞,來比喻男女之間纏繞難分、相互依存的情感,十分形象。

詩中通過一個女子自言自語的口吻,把心事娓娓道來。

說在種瓜的時候看見瓜藤纏繞,就想起夫妻之間從此互相依存不可分開。自己嫁給丈夫,就把全身心都托付給了對方。然而瓜藤畢竟是弱小的蔓生植物,沒有深厚的根系,由此又想到自己雖然嫁給了丈夫,但是畢竟不能自立,所以時常恐慌,害怕沒有好的結果。

最後這個女子只好一方面發誓自己會永遠忠貞,一方面又用“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來“逼迫”丈夫,希望丈夫也能對自己做出承諾,不要拋棄自己。

這些心理、動態的描寫,把一個既沒有社會地位又沒有經濟地位的可憐的、楚楚動人的少婦形象,寫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