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死 別(第2/5頁)

12

官軍一一占領南京四周的制高點,李秀成等太平軍將領雖然猛烈反擊,還是沒能收復山頭。官軍還在城外野地上修築雙層胸墻包圍南京,兩層胸墻間相距三百米。胸墻上每隔四百米到八百米便有一座碉堡,共有一百二十座,每座碉堡裏駐有全副武裝的官軍。13人在南京,如今是插翅難飛了,只有偶爾有一些找野菜的太平軍士兵在官軍睜只眼、閉只眼的情形下,用繩子從城墻上吊下來弄些少得可憐的食物。有人三五成群,從城裏冒險逃出,闖過無人區逃到避難所,這些避難所是曾國荃的宣傳,為力圖逃跑的婦孺提供保證安全的棲身之所。看守城門的太平軍士兵並不阻止他們逃跑,但在放這些人出城之前還要對他們劫掠一番。14通過防線的婦女被官軍安置在特殊的圍柵裏,據戈登的觀察,這些婦女“只要村民想要,就可討來為妻15

也沒人能循水路來去,城墻和河岸之間的窪地有人巡邏守衛,而且外國領事也不準洋商以船只運送補給到天京,只有少數極魯莽的洋人冒著被武裝官軍巡邏隊捕獲的危險,靠著偷運食物獲取暴利。此時從漢口或上海往南京運輸大米、食油或煤炭,跟前幾年那批西洋浪人販賣槍支彈藥一樣可大發橫財。若是傳聞某艘洋船已運糧返回,便會成為其他西洋亡命之徒的攻擊目標,殺死其船員,取走銀錢16

官軍步步進逼城墻,許多戰事也轉到地下。官軍挖掘一條又一條地道,而太平軍則加以破壞,向官軍的地道灌水或穢物,或與官軍近身肉搏,官軍以風箱灌入毒氣,將太平軍逼出。到了1864年春末,三十多條地道已開挖或近乎完工,許多地道的規模相當大,一如戈登在參觀官軍環形防禦工事時所見:

我們向下走進坑裏,發現離地面四米半深的地下有條走廊,一米半寬,大約兩米高,在離城墻二十米的地方分成支路,每隔不遠還有小孔用來通風。走廊用木頭支撐加固,每天能挖大約四米半。17

較長的地道很容易被城墻上的太平軍發現,或是因為地道上方的植物枯死,或是因為官軍沒有地方把挖出來的土藏起來。但官軍縮小包圍,環形防禦工事離城墻更近,有些地方離城墻已不到三十米,在此集結大炮,向阻撓地道工作的太平天國護城軍發射猛烈的炮火。18

根據李秀成所述,他在1864年春天告訴洪秀全:“合城無食,男婦死者甚多,懇求降旨,應何籌謀,以安眾心。”但是,饑餓並未讓天王畏懼。他仔細讀了《出埃及記》第16章,知道上帝會保護忠誠的太平軍,一如他每天清晨在地面的露水裏撒嗎哪,來保佑在西乃荒漠裏的以色列子民,達四十年之久。洪秀全從1862年起,下令屬下模仿以色列子民,每年存放十蒲式耳的嗎哪以佑其渡過難關。《聖經》上說是如白霜的小圓物,味道甘甜,但嗎哪到底是什麽,並不能確定,《遺詔聖書》上以甜露和甘露來形容19。洪秀全回答李秀成:“合城俱食咁(甜)露,可以養生。”並下令:“取來做好,朕先食之。”沒人知道該怎麽遵旨,李秀成說:“我天王在其宮中闊地自尋,將百草之類,制作一團,送出宮來,要合朝依行毋違,降詔飭眾遵行,各而備食。”20天王也在宮裏吃那些結成塊的野草。1864年4月,洪秀全在五十歲壽誕之後幾個月病倒了。5月,病情有所好轉,但很快又加重了。病因不詳,李秀成確信是由於“食咁露”,而且“又不肯食藥方”。他的堂弟洪仁玕說這是一次“拖了二十天的病”。其子天貴福則說他的父親“被病拖垮了”。21洪秀全在5月30日的諭旨裏(或旁人以他的名義),說他去天國的時候到了,並請求天父天兄遣天兵來保衛天京22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安靜地去世,死時並沒有大張旗鼓。一名宮女只用黃綢屍布將遺體裹起,埋在地下,一如他教導太平軍對待死去的同胞一般。對一個很快就會升天的人來說,是不需要棺材的。其實,洪秀全不久前還下令禁用棺材,並禁止部下言及“死”字,而要用“升天”或“遷福”。23

洪秀全死了五日之後,幼天王天貴福坐上王座。諸大臣先向上帝祈禱,然後向新天王表示敬意效忠。官軍謹慎籌劃總攻,在這段期間幼天王坐了六個禮拜的王位,一如他所憶:“朝事都是幹王掌管,兵權都是忠王掌管,所下詔旨,都是他們做現成了叫我寫的。”24然而,由於幹王洪仁玕一直在南邊的湖州,所以幼天王基本上是處於忠王李秀成的控制之下。李秀成說:“自幼主登基之後,軍又無糧,兵又自亂。主又幼小,提(攝)政無決斷之人才。”因此,“合城文武,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