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啟 惑(第3/6頁)

18

梁發在《勸世良言》第一篇開章便講了惡魔及惡魔的創造者。梁發寫道,有一位名為爺火華的神,造化天地人萬物。所創萬物以蛇最為邪惡,緣因此蛇乃罪惡之神,自化為蛇魔。蛇魔誘一婦人吞食知惡果;婦人又讓其夫食之,因此之故,神爺火華斥責此二人並將其逐出其所居樂園。在此樂園的東邊,神爺火華命“基路伯”在此,手握一把發火的劍時刻警戒,看護生命之源並阻止那對夫婦返回樂土。文人為文講究出處,梁發也這麽做,說這是出自《聖經》的第三章,篇名為“創世篇”19。粱發是這麽寫的,洪秀全也就這麽讀了。洪秀全沒法子知道,所謂伊甸園中的蛇是罪惡之神和蛇魔一說,其實是梁發自己加的解釋。

梁發在第三篇中又把這個故事說了一遍,不過這次的前後脈絡有所不同。蛇仍被說成惡魔,但神爺火華在此處是“神天上帝”。第二篇也論及蛇魔的奸詐,上帝又有別的名號:叫“天地之大主”。到了第六篇的開頭,梁發才釋疑,說這些名號指的都是同一個真神20。不管上帝用什麽名號,蛇魔所造成的破壞卻是有目共睹。因為第一對夫婦活在樂園中之時,既無酷暑也無嚴寒,無需男耕女織,無旱澇之災,無疾病死亡。在此初始之時,人性渾然為善,而無惡欲之心。而蛇魔奸計一旦得逞,邪惡便入了世間,而現今世人性惡大於善,正義心純之人少之又少矣21

有關惡的問題,梁發在《勸世良言》第二篇大膽論斷一個難以理解、難以解決的問題。既然天主有力量從虛空中創造世上萬物,如果他想的話,也可以創造完全不同的生靈。但由於他愛自己所創造的生靈,有如父母愛子女,便把他鐘愛的獨子送到凡間並死去,好贖還世人的罪孽。梁發強調,上帝並沒有必要非這麽做不可,這是他選擇這麽做22。所以惡暫時還存在,有上帝的善相隨。

梁發講述了這位“神天上帝”如何派他的聖子從天降世,他把孩子的靈魂放進一個無瑕的年輕婦女的身體裏,所以雖然沒人碰過她,卻還是懷孕生子。她在鄉下茅屋裏生下孩子,給他取名為耶穌,意思是“救世主”和“主”。在他降生之時,天空出現了上帝的使者,要眾人無須害怕,因為他帶來喜訊:救世主誕生了。他說話的當口,雲中忽見各神使,有一群天軍贊頌神天上帝曰:“榮歸於神至上者,太平於地,及人恩意矣。”23梁發還說,既然這也發生在中國這一塊土地上,或許可以在古代經典中找到這件事情的蛛絲馬跡。這麽想可是大謬不然,因為這些事發生在西漢哀帝年間,而古代經典此時早已寫成。在古書裏可以找到一些“神天上帝”行為的影子,但別想找到上帝之子的行為24

梁發的書也提供了有關年齡與行動之間的關鍵。梁發說耶穌是怎樣一個勤奮刻苦的孩子,在十二歲就露了智慧。但他還是費盡工夫來尋求召命,慢慢開展教誨世人的使命。耶穌到了三十歲(洪秀全讀小冊子時也剛好三十歲)才放棄舊生活,公開宣教,明示神天上帝特差其降世之旨意,勸諭世上之人,務要悔改一切奸邪惡端,丟棄各樣假菩薩之像,轉意歸向崇敬神天上帝為主25

於是耶穌敷教授徒,至三十三歲,已滿救世贖罪之定期,乃假借群兇之手,甘心受難,苦楚之極,釘死在十字架之上,似死去狀。其時日月無光,山崩地裂。三天三夜後,耶穌以其本來自有全能神之性,在墓穴之中,死而復活,仍居住地上四十天之久,指示門徒明知代贖罪救世奧妙之義,宣諭凡有敬信之者獲永福,有罪過不肯信之者,更招永禍。事畢,於眾人之前,乘空直上,升於天堂,無數神使扈從迎接。26

耶穌降生之時天使口中所說的“太平”與梁發另一段解釋“天國”一詞之處相對應。梁發說“天國”兩字有兩種解法:一是天堂永樂之福,系善人肉身死後,其靈魂享受之真福也;二是指地上凡敬信救世主耶穌為人,聚集禮拜神天上帝之公會也。27

洪秀全讀聖人書讀了二十年,但是耶穌的話語與他以往聽的都不一樣。梁發抄錄了耶穌的登山寶訓,寫的人名叫“馬竇”,載於第五章到第七章。耶穌告諭眾人,對他們的不幸要歡愉,不可哀慟:

因義而接受捕害者福矣。蓋天之國屬伊等,人將毀謗捕害爾,又妄稱爾各樣之惡為我名,爾則福矣。歡喜大樂,蓋在天爾之賞報大矣。蓋前爾之先知,伊等亦是受捕害也。28

耶穌還告訴跟從他的人,如何向他們的上帝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