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 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19頁;《太平叛亂》,63—64頁。

2 最仔細地考察梁發的小冊子及其理論對洪秀全思想之影響的學者中,有簡又文,見其《太平天國典制通考》,1665—1693頁(第六部分,第18章);博爾《末世學》。另見所列之瓦格納、施友忠、博德曼、巴內特、庫恩和多伊茲瑪(Doezema)等人的著作。我特別感謝劉求娣(音譯)大力幫助我理解梁發九篇小冊子的全部內容。

3 亨特《番鬼》,87—89頁;費正清《貿易》,64—65頁。

4 亨特《番鬼》,88頁。

5 關於這次搶劫見伯納德(Bernard)《復仇女神號》(Nemesis),卷二,13頁;《中國叢報》,卷十,295頁。

6 魏斐德(Wakeman)《陌生人》,12頁;費正清《貿易》,81頁;關於假辮子,見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二,11—12、37—39頁。

7 魏斐德《陌生人》,16—17頁;關於偷腳,見《中國叢報》,卷十,530頁。

8 魏斐德《陌生人》,17—19頁;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二,54—55頁;平安《遠征中國記事》,卷二,第五章;《中國叢報》,卷十,399—400頁。

9 魏斐德《陌生人》,19—21頁;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二,57頁;《中國叢報》,卷一〇,518—522頁。

10 魏斐德《陌生人》,73頁;《中國叢報》,卷十,527—528頁;《鴉片戰爭》,卷三,15—16頁。

11 《陌生人》,48—50頁;關於耳朵上插木棍,見《中國叢報》,卷十,292頁。

12 《陌生人》,50頁。

13 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二,331頁;費正清《貿易》,87—89頁。

14 《聖經•以賽亞書》第1章,5—7節,據梁發小冊子第五行“頭”換成了“心”字;梁發《勸世良言》,47—48頁(第一篇,16節);博爾《末世學》第二章,對梁發小冊子的內容作了不同、但更仔細的理解。

15 關於1841年1月7日穿鼻之戰,見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一,271頁。

16 同上,264—265、272—273頁。

17 關於這艘船的情況,見平安《遠征中國記事》,卷二,167頁,卷二,153頁;伯納德《復仇女神號》,卷一,357—360頁;也見亨特《番鬼》,90—91頁,雖然亨特似乎把穿鼻之戰與“康橋”號的沉沒搞混了,這兩件事相距有一個多月。

18 《聖經•以賽亞書》第1章,5—7節;梁發《勸世良言》,51頁(第一篇,18節)。

19 梁發《勸世良言》,17頁(第一篇,1節)。

20 同上,158—159頁(第三篇,13—14節),69頁(第二篇,1節),281頁(第六篇,1節)。

21 同上,158頁(第三篇,13b節),23頁(第一篇,3b—4節)。

22 同上,80—81頁(第二篇,6b—7節)。

23 同上,163頁(第三篇,16節)。

24 同上,163頁(第三篇,16節),156頁(第三篇,12b節)。

25 同上,72—74頁(第二篇,2b—3b節)。

26 同上,163—164頁(第三篇,16節)。

27 同上,87頁(第二篇,10節)。

28 《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10—12節;梁發《勸世良言》,52頁(第一篇,18節)。

29 《聖經•馬太福音》,第6章,9—13節;梁發《勸世良言》,59頁(第一篇,22節)。

30 《聖經•馬太福音》,第7章,15—20節;梁發《勸世良言》,64頁(第一篇,24b節)。

31 梁發《勸世良言》,25—26頁(第一篇,5—6節)。感謝劉求娣提供了這一段。

32 同上,82頁(第二篇,7b節)。

33 同上,25頁(第一篇,4—5節)。

34 同上,31頁(第一篇,8節)。

35 同上,32頁(第一篇,8b節)。

36 同上,33頁(第一篇,9節)。

37 同上,35頁(第一篇,10節)。

38 同上,34頁(第一篇,9b節)。

39 同上,29-30頁(第一篇,7節)。

40 同上,27頁(第一篇,6節)。

41 同上,359頁(第七篇,17節)。

42 同上,362—363頁(第七篇,17b—18節)。

43 關於講客家話,見普魯頓(Pruden)《羅孝全》(Roberts),35—45、56、66頁;科林(Coughlin)《陌生人》(Strangers);施萊特爾《在中國傳教的郭士立》,129—130頁。

44 梁發《勸世良言》,401頁(第八篇,3節)。

45 同上,88頁(第二篇,10節);《聖經•馬太福音》,第19章,18—19節;關於鴉片,見梁發《勸世良言》,96頁(第二篇,14b節)。

46 梁發《勸世良言》,402—404頁(第八篇,3b—4b節)。

47 同上,407頁(第八篇,6b節)。

48 同上,409頁(第八篇,7節)。

49 同上,430—431頁(第八篇,17b—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