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國之亂,大亂有大治

說到爆發於公元前154年的諸侯王叛亂——七國之亂,現代人對此都不陌生。這場波及西漢帝國三分之二國土的叛亂戰爭,給西漢王朝帶來了巨大的震蕩。持續8個月的叛亂,牽動了西漢帝國三分之二的精銳兵力,西漢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和最富庶的地區,幾乎都卷入了這場慘烈的戰爭中。對於任何一個封建國家來說,這都是一場遭到巨大打擊的內耗。

然而對於西漢帝國來說,這場戰爭卻帶來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後果——大亂之後有大治。聲勢浩大的內戰,並沒有讓西漢似唐朝安史之亂一般,結束天下太平的黃金時代。相反,西漢帝國的中央威權,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強化,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強大帝國,從此在東亞大陸拔地而起。如果聯系後來西漢帝國反擊匈奴戰爭的輝煌勝利,和漢武帝大一統的偉大成就,我們不得不說,七國之亂,正是這一切的伏筆。

如果打個比喻的話,我們不妨借用漢文帝時代的儒臣賈誼在其奏疏裏的一段話:當今天下大勢,好比是大腿上的肉,比身體上的肉還多,整個國家已經臃腫了。這裏所說的“臃腫”,就是諸侯勢力尾大不掉的局面。西漢帝國開國後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不但休養了百姓,更“生息”了諸侯,長時間的和平,讓諸侯勢力日益強盛起來,甚至出現了中央無法節制的局面。就像當年周朝的變遷一樣,如果沒有措施去阻止這個趨勢,那麽諸侯割據乃至戰國紛爭的局面,都是大勢所趨。所以“七國之亂”,恰恰是西漢帝國解決諸侯國問題的一個強制性手術。雖經歷了“大出血”的危險,但這場手術成功了。

說道西漢七國之亂的爆發,世人都把責任歸結到晁錯貿然采取的“削藩”政策上。其實在削藩政策推出的早期,晁錯已經預感到一場大亂即將發生。但是晁錯認為,暴亂現在爆發,要比之後爆發要容易對付得多,就像一個患重病的病人,早做手術,比晚做手術有更大的康復機會。但是西漢帝國的這場“沉疴”,又是怎麽形成的呢?這一點不得不說,西漢帝國後來的文景二帝,是在為劉邦的分封政策“埋單”,這一點,就要說說西漢成立後,各個諸侯國的分封局面。

在漢高祖劉邦即位早期,憑借暗算、武力鎮壓等方式,相繼平定了楚漢戰爭時期為他立下功勛的各路異姓諸侯王,包括韓信、彭越、英布3大勢力。但是,在那些被劉邦奪取的異姓諸侯土地上,劉邦並沒有像之前的秦王朝那樣,建立由中央直接統轄的郡縣,相反,則是繼續分封諸侯,將這些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孫們。與此同時,在許多六國的故地上,劉邦也相繼分封了許多諸侯王。這些諸侯王無一例外的都是劉姓子孫。劉邦此舉,一在利用劉姓宗族的勢力拱衛中央,二在於劉邦得天下後,對於日益強大的呂後勢力,已經有了越來越力不從心之感,強化諸侯的威權,更是為了能夠阻遏呂家勢力的擴張。所以從立國開始,西漢帝國,其實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政體,既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也有給予地方足夠自治權的諸侯國分封制度,國家的行政體制,儼然是一鍋交織著兩個時代制度的“雜燴菜”。

劉邦分封諸侯王的高潮期,是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95年,這個階段分封的諸侯王最多,諸侯王的地盤也最大。當時分封的宗旨就是“以海內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而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鎮天下”。也就是說,當時西漢雖然意識到中央郡縣制的好處,但是在總結秦朝滅亡經驗的時候,把因為實行中央郡縣制,導致王室無人拱衛當作了很重要的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西漢采取分封制,也與當時西漢帝國將道家黃老無為學說作為立國思想有很大關系。黃老思想主張無為而治,特別是在國家行政體制上,主張中央“無為”,給予地方充分的發展權力,所以分封諸侯,也是一種“無為”的方式了。在這6年裏,劉邦相繼冊封了9大同姓諸侯王:齊王劉肥、趙王如意、代王劉恒、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楚王劉交、吳王劉濞。這其中,除了楚王劉交是劉邦的弟弟,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其余的,都是劉邦的親生骨肉。

如果看看地圖就會發現,這九大同姓諸侯王的國土,從南至北,幾乎包括了戰國時期關東諸侯的所有故地。以天下郡縣的數量來論,西漢立國的時候,全國一共有57個郡,其中由諸侯控制的,竟然達到了42個,作為中央政府的漢帝國,卻僅僅掌握著15個郡。西漢中央政府實際掌控的地盤,也就僅僅包括秦國時期的關中地區、四川地區,以及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區。也就是說,所謂的西漢中央政府,按控制區域論,只不過是一個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而已,擺著“天子”的名分,國家力量卻有限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