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比人重要的坦克(第3/3頁)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袖,喜怒無常是斯大林的優點,因為別人將無從得知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斯大林抽了兩口煙,拿起了桌面上的文件看了起來,而這一次他看的,不再是關於叛亂者的報告,而是新式坦克的設計圖紙。

此時如果有克裏姆林宮的工作人員在場,他們一定會訝異於偉大領袖的跳躍性思維,但是對斯大林本人來說,坦克要比布哈林更為重要一些。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蘇聯向西班牙共和國軍提供了大量的坦克車輛和相應的志願兵員,但卻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次戰爭暴露出蘇聯大量裝備的“T-26”坦克和“BT”坦克裝甲貧弱的缺點,這兩種坦克被擊中後極易起火燃燒,尤其在1937年10月的愛爾波戰役中損失慘重,愛爾波之戰中,共和國軍的蘇制坦克幾乎全部遭到滅頂之災,之後蘇聯對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坦克援助急劇銳減。然而,蘇聯紅軍卻無法及時消化研究西班牙內戰中用鮮血換來的寶貴戰術教訓。自1934年基洛夫被刺殺後,這支歐洲最龐大的軍隊始終處於“大清洗”的腥風血雨之中。從1937年起,隨著圖哈切夫斯基被處決,大清洗的風暴敲擊著蘇聯紅軍裝甲坦克兵的精髓,相當部分接受過系統軍事訓練的軍官被處死或逮捕,裝甲部隊裏充斥著對紅軍坦克兵前途漠不關心、毫無經驗甚至無能的新軍官。但是,蘇聯坦克工程師吸取了西班牙內戰的技術上的教訓,蘇制“T-26”坦克和“BT”坦克在西班牙遭遇的強勁敵手——德制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魔鬼坦克”)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蘇聯人意識到他們手中的坦克防護水平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本質上的提升。加之當時蘇聯主要的中型坦克“T-28”亦是非實用的多炮塔坦克,在未來的戰爭中難以挑起大梁。其實在西伯利亞邊界和中國守軍的一系列小規模“非正式”沖突事件中,蘇聯紅軍的官兵們就發現“BT”坦克的汽油引擎極其容易燃燒,在遭到華軍炮彈、地雷、燃燒瓶甚至步兵火器擊中後很快便會全車起火。就此,蘇聯有關部門曾列出三個新型坦克計劃。首先是為了代替“T-28”中型坦克,而在列寧格勒的“樣車設計機械局”設計局負責開發的“115計劃”——該坦克計劃設計的坦克重量為32噸,裝甲強化到50毫米,但由於仍舊奉行一個主炮塔(76.2毫米火炮)加上2個機槍塔的復雜多炮塔結構,方案即遭否決。而第二種也是最初實現“設有反坦克炮彈無法擊穿的裝甲”之蘇聯坦克為“111計劃”,這種坦克設計的戰鬥重量也是32噸,但采取的是單炮塔的設計,炮塔上安裝有45毫米火炮,而裝甲提升至60毫米,然而該車亦只是在完成樣車後就沒有繼續發展。 第三種也是最成功的樣車卻是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設計局的“135計劃”。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的全名是“國際共有主義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第183工廠)”。不過“135計劃”並非按照工程師希望的“保證防護力”的方針制作,而是工廠為了更新“BT”坦克而開發的裝甲厚度只有20毫米的輕型坦克,內部名稱為“A-20”。而為了“BT”坦克的改良換代,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的A?菲洛索夫設計組早在“111計劃”和“115計劃”之前就著手進行了研究。這個設計組完成了“BT-SV/2”和“BT-IS”兩種實驗車型。“BT-SV/2”作為“A-20”的先驅車和前身,裝甲厚度也只有25毫米。然而,“BT-SV/2”並非僅僅依靠裝甲厚度取得防護,設計組為它設計了傾斜配置的車體側面和炮塔裝甲,用大幅傾角變相提升防護能力,雖然這會引起車內容積的不足,但與這種不足相比,乘員的生存能力顯著提高。不過,由於包括主任工程師A?菲洛索夫在內的設計組成員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蘇聯當局逮捕,計劃被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