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從“蘇聯”級到“超大和”

雖然“大清洗”到現在給蘇聯人帶來的只有恐怖和災難,但也有一定的例外,蘇聯高層從列寧格勒的試驗設計機械部(主業是重型坦克設計)調來的年輕的天才工程師米哈伊爾?柯什金接手設計組。柯什金立即著手大幅度修改“A-20”計劃,由於蘇聯最高軍事當局的要求,“A-20”沿襲了“克裏斯蒂”坦克和“BT”坦克的履帶/負重輪雙重行走裝置。而柯什金設計組認為這種行走裝置只會徒增坦克的重量、過於復雜、會造成坦克生產成本和時間增加,從而影響實戰中的運用,而且他們推定雙重行走裝置的使用頻率亦較低。柯什金將改進出的純履帶形式的樣車改稱“A-32”,這是由於其車體前部裝甲從20毫米提升到了32毫米的緣故。和“A-20”安裝45毫米火炮不同,“A-32”則改為76.2毫米的短身管火炮。

蘇聯工程師們從西班牙和遠東的經驗中認為,汽油引擎過於容易被引燃,所以期望著柴油引擎的新突破。從1932年起,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以“BD”的代號開發新式柴油引擎,其中為了坦克設計的軍用型在I?托蘭斯琴工程師設計組的努力下於1937年以“V2”編號完成,同年下半年,這個設計組亦被指為“反黨集團”而被“一切科學的泰鬥的親密戰友”投入大牢。

斯大林放下了手中的圖紙,重新拿起了一些“危險分子”的档案看了看,他仔細地挑揀了一下,將一小部分設計人員的档案抽了出來。

他當然明白,這薄薄的一張張紙,對這些人意味著什麽。

盡管“大清洗”正方興未艾,但柴油引擎這種對蘇聯來說極其重要的設計也不能就此被耽誤了,偉大領袖希望它們能早日投入量產,安裝在“A-20”和“A-32”上。

其實,“A-20”和“A-32”的計劃方案提交到偉大領袖和國防人民委員們面前時,在具體采用哪一種方案則推到了中央軍事會議上。不知出於什麽原因,與會人員竟然對較為實用的“A-32”樣車大加責難,“沒有按‘裝甲車輛局’的指令安裝履帶/路輪雙重行走裝置”、“設計式樣沒有按規定實施”等等無理指責滾滾而來,並沒有人真正理解柯什金的良苦用心,他們當然也極有可能根本不願去理解,這也情有可原。因為現在“大清洗”仍未結束,對擅自改動上級指示的設計方案予以贊賞,說不定就等於摘自己的腦袋。只有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軍人們據理力爭,“BT”坦克裝甲不足的慘劇再次被提出來,幸運的是,這個意見進入了偉大領袖的耳朵裏。領袖這一次堅決否決了委員們的指責,指令允許兩種方案都制造樣車。在兩輛樣車完成,在庫賓卡武器實驗場進行的測試表明,在機動性方面兩者相差不多,但“A-32”卓越的防護性能吸引了眾多的目光。結果中央軍事會議一改初衷,放棄了“A-20”,選擇“A-32”作為新式中型坦克的首選。

在“A-32”得到偉大領袖的批準後,柯什金當時面臨如何選擇坦克名稱的問題,列寧格勒的重型坦克設計局推出新車型已經用國防人民委員(國防部長)克萊門特·伏羅希洛夫而命名為KV坦克。柯什金對此不屑一顧,他特地挑選了“T-34”這一編號,因為1934年蘇聯紅軍發布了加強裝甲部隊的布告,也正是在同一年間,謝爾蓋·奧爾忠尼啟則接任蘇聯坦克生產總指揮,而1934年同時也是柯什金本人最初接觸新型坦克計劃的時期。

斯大林對“T-34”坦克寄予了厚望,所以才會做出這樣“寬恕”的決定,這在大清洗當中,可以說是相當少見的。

此時的斯大林,腦中還藏有一個無比瘋狂的計劃。

斯大林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人,現在的他在西方世界的眼裏,他集暴君、強人和嗜血者於一身。他的嚴酷的鐵碗統治和他那鋼鐵般堅不可摧的意志,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撼。現在歷史似乎已經證明,正是無情的斯大林,能夠在短時間裏讓紅色的蘇聯團結並強大起來,實現了俄羅斯偉大的復興。

在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啟動後,標志著這個國家在經歷了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動亂、衰退與內鬥之後,開始努力地邁向復興。而西方國家從1929年起卻飽受經濟危機的折磨,資本主義生產無序性的弊病日益顯現出來,國際形勢日趨尖銳復雜。而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則時刻提醒著斯大林,“人民的紅色國度”面對強權必須更深刻地武裝起來!

斯大林認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德國、美國、中國和日本很可能會和英法等老牌強國完全聯合起來,對剛剛恢復過來的蘇聯再次進行幹涉侵略,為搖搖欲墜的本國經濟尋求出路。而蘇聯紅海軍卻顯然無法與任何一個潛在的對手抗衡。在斯大林看來,新式戰列艦無疑是國家力量的象征。他現在擁有了比沙皇更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這個具有鋼鐵般意志的人心中潛藏許久的夢想終於迸發了出來:為了建立強大的紅海軍,蘇聯必須建立戰列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