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留學生看民國北京的學術地位(第2/3頁)

法國留學生在北京的活動則更為活躍,特別是隨著1941年9月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的建立,一批年輕的法國學者為躲避二戰來到北京進修和從事研究,其中韓百詩(Louis Hambis)、康德謨(Maxime Kaltenmark)、石泰安(Rolf A.Stein)、李嘉樂(Alexis Rygaloff)等回國後均成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

民國時期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就更多了,東單牌樓附近甚至出現了“日本人村”。當時執教清華的楊樹達曾在日記中(1929年7月6日)這樣描述來訪的倉石武四郎:“此君頭腦明晰,又極好學,可畏也。”(《積微翁回憶錄》)其他日本留學生的情況可以推想而知。

對於這批美國留學生來說,北京的時光是他們一生難忘的美好經歷。他們可以在漢語還不熟練的情況下和中國學者用英語進行交流,並向他們請教。民國建立前後留學歐美的一批中國學人在1930年代已經成為學界的領袖,占據著北京各大高校的要津。洪業曾給來燕京大學進修的饒大衛以悉心的指導;蔣廷黻曾就如何使用《籌辦夷務始末》等晚清档案給予費正清很大的提示;蔔德則在馮友蘭的指導下翻譯了馮著《中國哲學史》,奠定了一生的學術基礎。

毋庸諱言,巴黎、京都的學者有他們的優勢,但並非樣樣領先。就二戰前如日中天的法國漢學來說,其優勢和局限都是很明顯的。曾留學法國的李思純在1923年總結說:“法之治中國學者,其攻中國之事物凡兩途;其一探討古物,而為古物學之搜求;其一探討政制禮俗,而為社會學之搜求。然決未聞有專咀嚼唐詩宋詞以求其神味者。此無他,彼非鄙唐詩宋詞為不足道,彼實深知文學為物,有賴於民族之環境遺傳者至深,非可一蹴而幾也。”(《與友論新詩書》)1931年吳宓訪問歐洲時曾拜會伯希和,交談後發現“彼之工夫,純屬有形的研究,難以言精神文藝”。(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所以中國學者無須妄自菲薄。實際上,在當時北京的學者中,對於自己和本國學術有信心的不乏其人,錢穆就是其中之一。他談到自己早年的兩篇代表作時說:“余自撰《劉向歆父子年譜》刊載《燕京學報》後,初去燕大,(顧)頡剛又來索稿,以舊作《關於老子成書年代之一種考察》一文與之,續刊《燕京學報》。曾獲歐洲某漢學家來函推崇,謂讀余文,乃知中國學術問題需由中國人自加論定,非異邦人所能為力也。”(《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中國學術問題最終的發言權在中國人那裏,也為一些日本學者所承認。小柳司氣太、吉川幸次郎均表示過,無論自己的研究多麽精深,都無法超過中國學者。

如果說近代以來北京一直就是漢學中心的話,1930年代它的這一地位則更加鞏固。1920年代在把漢學中心奪回北京的時代潮流下,北大、清華、燕京、輔仁、中研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無論是用科學方法整理國故,還是建立國學院培養學生,抑或是組織考古挖掘尋找新材料,這些努力都很快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考慮到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內國際環境,這一努力就更顯得可貴,而其效果也更讓人贊嘆。1930年代成為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最輝煌的時期,而北京則成為風光無限的漢學中心。余英時在回顧這段時期時做出了如下評價:“以老一輩而言,如陳寅恪的史學、傅斯年的古代民族史、湯用彤的佛教史、蕭公權的政治思想史,都代表了中西融合的學術精品,……又由於西學已普遍傳入中國的關系,從中國學術系統中出身的人此時同樣可以靈活運用西方的觀念和著作方式,……陳垣、柳詒徵、呂思勉、顧頡剛和先師錢穆五位大師可為典範代表。……因此這一期的成績得到國際漢學界(日本和西方)的高度重視。”(《史學研究經驗談》)美國留學生大都在1930年代來到北京進修,可謂躬逢其盛。

從美國留學生的角度來看,北京的漢學中心地位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

(1)北京擁有一批一流學者,美國留學生可以隨時向他們請教,不僅在課堂上,也在私人交談中。顧立雅回憶說:“每當我在研究中遇到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我就立刻騎上自行車,去找對此問題最有發言權的中國學者,一杯茶的功夫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常想,他們的幫助為何總是如此慷慨?他們真是我所認識的最親切的一群人。”此外各種聚會也是討論學術、互相切磋的重要場合,這種學術性的聚會是當時北京學界的一大特色,美國留學生從中獲益良多,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顧立雅繼續回憶說:“那時中國學者們經常在飯館裏聚會,聽說有些教授將一半的薪水用於宴請,我幾乎每周都受到邀請。這類的聚會一般四個小時,八個人左右,很少超過十二個人,大家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邊吃邊聊。參加的人有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字學家、藝術史家、文獻學家,偶爾也有一兩位詩人。他們的閑談實際上都是學術討論,語速很快,且常常一語雙關,但在遠處的人只會聽到不時發出的笑聲。”(《我是如何寫〈中國之誕生〉的》英文版)剛到北京時顧立雅幾乎聽不懂這種“語速很快,且常常一語雙關”的談話,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和訓練終於可以聽懂時,他感到自己的留學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