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火連三月(1937年7月~10月) 太原淪陷

對中國來說沒什麽疑問了,全面抗戰是唯一的通途;對日本來說,攻下平津後,下一步怎麽打是一個問題。

再看一下開戰時日本的軍力:

明治維新後,日本陸軍最初有7個師團:東京近衛師團、東京第1師團、仙台第2師團、名古屋第3師團、大阪第4師團、廣島第5師團、熊本第6師團。日俄戰爭前後,又編成旭川第7師團、弘前第8師團、金澤第9師團、姬路第10師團、善通寺第11師團、小倉第12師團、仙台第13師團、宇都宮第14師團、名古屋第15師團、京都第16師團、姬路第17師團、久留米第18師團、朝鮮羅南第19師團、朝鮮龍山第20師團。但在1925年的裁軍中,第13、第15、第17、第18師團被當時的陸軍大臣宇垣一成裁掉,剩下的17個師團就成為中日開戰時的日本陸軍總兵力。此外,還有4個獨立混成旅團、1個騎兵集團和3個戰車聯隊。但由於兵役制度非常之完善,所以在保證士兵軍事素養的情況下,可以迅速編成更多的師團投入戰爭中。

海軍聯合艦隊則分3個,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33艘、驅逐艦97艘、潛水艇55艘,完全可以自主設計和制造,規模居世界第三,但實際作戰能力超過了英國,而僅次於美國。

當時日本沒獨立的空軍,空軍分屬陸軍和海軍,共3個飛行集團,作戰飛機超過3000架。由於同樣具有獨立的航空工業,所以完全可以成批制造。

戰爭爆發時,除昭和天皇裕仁、首相近衛外,陸軍軍部(陸軍省和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部(海軍省和海軍軍令部)和陸海部隊的重要位子被下面這些人占據:

陸軍省:陸軍大臣杉山元大將、陸軍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將、軍務局長後宮淳少將、軍事課課長田中新一大佐。

陸軍參謀本部: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次長今井清中將、作戰部長石原莞爾少將、情報部長本間雅晴少將、通信運輸部長塚田攻少將、戰術戰法部長下村定少將、作戰課課長武藤章大佐。

陸軍教育總監寺內壽一大將。

海軍省: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大將、海軍次官山本五十六中將、軍務局長豐田副武少將。

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親王、次長島田繁太郎中將、聯合艦隊司令官永野修身大將。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轄東京第1師團(師團長河村恭輔)、仙台第2師團(師團長岡村寧次)、大阪第4師團(師團長松井命)、小倉第12師團(師團長山田乙三)、獨立混成第1旅團(旅團長酒井鎬次)、獨立混成第11旅團(旅團長鈴木重康)、騎兵集團(集團長蓮沼蕃)、飛行集團(集團長安藤三郎)。

駐朝鮮軍司令官小磯國昭中將、參謀長久納誠一少將,轄羅南第19師團(師團長尾高龜藏)、龍山第2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

駐台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參謀長秦雅尚少將,轄駐台灣旅團(旅團長重藤千秋)。

駐中國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參謀長橋本群少將,轄駐中國旅團(旅團長河邊正三)。

國內駐軍:

東京近衛師團(師團長西尾壽造);

名古屋第3師團(師團長伊東政喜,很快由藤田進接任);

廣島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

熊本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

旭川第7師團(師團長園部和一郎);

弘前第8師團(師團長下元熊彌);

金澤第9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

姬路第10師團(師團長磯谷廉介);

善通寺第11師團(師團長多田駿);

宇都宮第14師團(師團長土肥原賢二);

京都第16師團(師團長兒玉友雄,很快由中島今朝吾接任);

航空兵團(兵團長德川好敏)。

事變擴大化後,東京的保守派認為仍需要畫出一條限制線。戰爭指導課課長河邊虎四郎說:在國內的師團(第5、第6、第10師團)抵達華北前(計劃8月底在天津登陸),現地日軍最遠進攻到保定為止。

但河邊的戰爭指導課只能拿意見,起不了決定作用,於是每天都可以看到河邊滔滔不絕的樣子,但實際上沒幾個人聽他的。

但石原莞爾聽。他突然發現,這時候,參謀本部基本上就河邊一個人支持他了。陸軍省那邊,只有柴山兼四郎苦苦支撐。

按石原的估計,中國軍隊在保定將有激烈抵抗,拿下保定後日本必須跟南京和談。

作戰課課長武藤章又一躍而起,說:等會兒!

武藤笑道:我特別支持保定作戰。但為了保證日本軍順利進入保定一線,有必要以一部擴展到石家莊,這樣才能給南京中央軍致命打擊,將其徹底驅逐到該線以南。

石原說:這樣真的把日本扔進全面戰爭的泥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