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火連三月(1937年7月~10月) 廬山召集令

前面我們說過,七七事變爆發時,蔣介石正在廬山。一是搞軍官訓練團,二是跟中共代表周恩來就兩黨合作和紅軍改編問題進行談判,三是籌備全國各界人士談話會。

訓練團前身的全稱是“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是個短期輪訓機構。1933年成立時,目的是對付紅軍。跟紅軍打時,國軍老吃虧,動不動就被反圍剿成功,蔣介石急得滿頭大汗,最後他發現,除了士兵軍事素養差以外,軍官的戰術指揮能力也很成問題,就這個水平,圍剿紅軍先不說,即使想跟日軍打,怎麽打?問題怎麽解決呢?讓他們到軍校回爐?來不及。

有人給蔣介石出主意:不如辦班。

辦班?出主意的是蔣介石的智囊、“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黃埔軍校1期,湖南嶽陽人),也有人說是當時的首席軍師楊永泰。不管是誰,總之軍官訓練班辦起來了。搞政訓起家的賀衷寒說了句叫蔣很中意的話:要是辦班的話,不僅可以提高軍官的指揮能力,還能凝聚他們的精神。

軍人的政治信念和精神意志一直都是蔣介石很在乎的。

這個訓練團,主要訓練團以下軍官,對造成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還真起了不小作用。紅軍向陜北轉移後,訓練團改了名,參加人員變成了團以上高級軍官,訓練針對的目標,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日軍。

蔣介石非常重視這個訓練團,親自當團長,副團長包括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要人,陳誠又兼了教育長。

北平事變爆發時,訓練團第1期剛開班。

蔣介石在廬山抓的另一件事是全國各界人士談話會。

進入1937年,中日開打已不可避免,原因極簡單:日本沒滿足,中國又沒法叫它滿足。雖然“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了,跟中共的談判也進行著,但如果真要面對一場不知道多少年能打完的戰爭,他蔣介石也真得掂量掂量。

全國各界到底是一個什麽想法?

蔣介石搞全國各界人士談話會,為的就是探一下大家的口風,好讓自己心裏有底。

蔣介石叫此時已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的張群代表政府,向全國各黨派領袖(不包括共產黨,跟中共的談判將單獨進行)和學界名流發帖子,召集大家上廬山開談話會,並定了個調子:開誠布公,別玩虛的,都這時候了,得掏心窩子了!

雖然此會有關國家生死存亡,但張群親自擬訂的請柬卻沖淡輕盈,倒有蘭亭之風:

敬啟者,廬山夏日,景候清嘉,嚶鳴之求,匪伊朝夕。先生積學盛名,世所共仰,汪蔣兩公,擬因暑季,暢接光華,奉約高軒,一遊牯嶺,聆珠玉之談吐,比金石之攻錯。幸紆遊山之駕,藉聞匡世之言,掃徑以俟,欣佇如何。汪蔣二公,另具請柬,尚祈惠察,謹此箋啟。中政會秘書長張群謹啟,六月二十三日。

6月23日,全國各界名流陸續上山。到7月中旬,雲集廬山牯嶺的軍政要人、黨派領袖、社會賢達、學界名流已達到兩百多人。

還記得事變爆發那天秦德純為胡適等人在北平送行嗎?

本來胡適一行要走平漢線的,但沒想到當天就爆發了事變,轉天平漢線交通中斷,於是只好到天津走津浦線,轉道南京後,坐船順流到九江,從那裏登上廬山。

本來呢,談話會是個非正式會議,但由於開會前北平突發重大事變,所以談話會的性質一下子也變了,從一個時局懇談會,變成了應對事變的官方會議。

7月16日,全國都在注視的各界人士談話會在牯嶺廬山圖書館大禮堂召開,蔣介石、汪精衛、馮玉祥、張群、陳立夫、蔣百裏、居正、李烈鈞、戴季陶、於右任、張君勱、張伯苓、蔣夢麟、竺可楨、梅貽琦、傅斯年、王雲五、胡適、梁實秋、馬寅初、邵力子等158人到會。

大會由張群主持。

先由汪精衛致辭。當年意氣風發的刺客,走上主席台。

汪精衛先向台下的民主黨派和自由學者作了個解釋:按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制訂的《建國大綱》[2]規定,國家政治分三步走: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但現在國難當頭,軍政時期和訓政時期結束的日子還早著呢,頒布憲法的事還需等待。

台下一陣議論。

隨後汪精衛談到北平發生的事變,說了三點:一、形勢危急;二、政府困難;三、精誠團結。日後的巨奸,談起國難,說到動情處,倒也像那麽回事。

何止是像那麽回事。

歷史往往復雜到令人苦笑的地步。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蔣介石下野,緊接著上海又發生事變,汪精衛接替無力應對的孫科,當上行政院長,當時他主張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汪叫張學良出關收復失地,但張不買他的賬,汪指揮不動張,只能幹瞪眼。沒多久,汪又兼著做了外交部長。在那個年頭,這個活可不好幹。九一八事變後,當時的外交部長王正廷被沖進辦公室的青年學生砸得頭破血流;《淞滬停戰協定》簽署後,外交部次長郭泰祺又被襲擊。汪家人說別做這個官,汪也唯有搖頭而已。果不其然,1935年底他就被激進青年差點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