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烏托邦(第3/3頁)

孟子長嘆一聲:“你知道以前的關卡收多高的稅嗎?”

公孫醜搖頭:“不知道,想來肯定比現在要低吧?”

孟子說:“何止是低,以前根本是沒有關稅的。國家設立關卡的意義本來不在於借此征稅,只不過是要對過往行人盤查盤查罷了。”

看來,到了孟子的時代,關卡已經由原本的盤查哨所變成收費站了,所以孟子才要呼籲抵制。

有人可能不理解:關稅收得越多,政府手裏的錢也就越多,這不是很好的事嗎?孟子為什麽要主張零關稅呢?難道他是主張純粹的自由貿易嗎?

——這問題當年孟子時代的人可能搞不明白,現代人卻研究出結果來了。關稅的征收,政府收入是大大的,生產者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而社會財富的總量卻減少了,消費者的利益卻受到損害了。咦,最後的結果居然是負數?!

這問題深究起來會很復雜,還牽涉著方方面面的數不清的問題,而且,孟子那是什麽時代,到底不是市場經濟,他那時候能夠樸素地想出零關稅的意義,這已經很不簡單了。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點上再來驕傲一回,說孟子比薩繆爾森的自由貿易理論早了兩千多少多少年!而且,孟子還是WTO(世界貿易組織)最早的創意人!

第四點,農民問題。

當時的社會,不嫌人多,只怕人少,所以各國都想方設法把別國的人吸引到自己的地盤裏來,孟子這裏出的也是這種主意。孟子認為,要想把天下的農民都吸引過來,最好的政策莫過於“助而不稅”。——什麽是“助”,什麽是“稅”,這可是個大問題。

大體說來,“助”和“稅”代表了新舊兩種土地制度。

“助”所代表的是古老的井田制(上本書裏說過的),一塊土地劃個井字,這就分成了九份,八戶人家各自擁有周圍的八份,當中的那一份是公田。八家人耕種自己的田,收成是屬於自己的,同時還要一起出力來耕種公田,公田的收成是屬於公家的。這種井田制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過,也不一定,但儒家知識分子兩千多年以來是經常在呼籲著恢復井田制的。

“稅”所代表的是當時實際的農業政策,種田交糧,也就是農業稅。農業稅有交給地方的,也有交給中央的,孟子顯然不贊成這種稅制。

第五點,說的是“廛”的問題。

這裏說的“廛”和前文的意思不同,不是指商鋪,而是指民居。所以,這一點說的也就是民政問題。孟子的意思是,一定要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在孟子的時代,國家加給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苛捐雜稅越來越多,征稅面也越來越廣,老百姓只承擔納稅的義務卻享受不到相應的納稅人權利——當然,孟子還不可能有這麽現代的想法,但他畢竟覺得這社會現實距離自己的仁政理想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