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編排河南人(第5/5頁)

一直等到楚國人完全列好了陣勢,什麽都準備好了,宋襄公才下令進攻,結果,宋軍慘敗,宋襄公大腿負傷,連貼身的侍衛隊都被全部殲滅了。

這仗敗得冤啊,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可宋襄公還挺有理:“君子在作戰時對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該再加傷害,也不俘虜年紀大的敵人,古代的用兵之道,更不可倚仗險要的地形來攻擊敵人。我雖然是已經亡國的商王朝的後代,卻也不會下令進攻還沒有列好陣勢的敵人。”

子魚對這個寶貝弟弟真是又氣又心疼,對他說:“我給你補補兵法課吧。強敵因為受地形的限制而沒能列好陣勢,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啊。趁這個機會進攻有什麽不對呢?再說,只要是在對方陣營裏的就全是我們的敵人,就算有老壽星在裏面,該俘虜的也要俘虜。激發軍人們的國家榮譽感,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奮勇殺敵,如果敵人受傷了卻還沒死,為什麽就不能補一刀殺死他們呢?如果愛護那些受傷的敵人,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別傷他們;如果可憐那些頭發花白的敵人,那還不如投降算了。”

仁義的宋襄公連打仗都很仁義,可是,要做君子,得到君子國裏去做。宋襄公的仁義使他成了人們的笑柄,人們本來就覺得宋國人很另類,這時就更喜歡編排他們了。

孟子雖然不拿宋襄公做仁政的榜樣,可宋襄公和他的哥哥子魚還真稱得上是仁義君子型的領袖人物。宋襄公身上還體現著孟子這裏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不過在一般人看來,他可能更像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或者“不撞南墻不回頭”。上本書講過齊宣王伐燕,後來燕昭王高築黃金台,延攬各國精英人才以圖報復齊國,這件事和宋國的結局頗有關聯,所以我就順帶提上兩句:宋國緊挨著齊國,後來到了戰國時代,齊國貪心一起,把宋國給滅掉了,這就破壞了“戰國七雄”的勢力均衡,引發了韓、趙、魏、秦、燕五國聯軍攻打齊國,燕昭王就是借著這個機會,以諸葛亮的偶像樂毅為將,打齊國打得最賣力,幾乎把齊國給滅了。此後又有了田單大擺火牛陣等等著名故事。這些都是後話,反正,各國原來的地圖通通作廢,隨後而出的新版地圖上就已經沒有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