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代漢為周的迅捷過程(第4/4頁)

轉天一早,發現自己周圍已經侍衛盡去,劉贇又懼又驚。悔嘆之間,郭威又有書信送到,聲稱自己為諸軍“所迫”,暫時“監國”,並召馮道先入京,讓劉贇放心“慢慢走。”馮道辭行,劉贇誠懇地問:“我當初之所以肯隨同您前來汴京,正因為您是三十年德高望重的數朝宰相(馮道在五代數朝為相二十四年),所以才深信不疑。現在,郭崇威劫奪我屬下扈衛兵士,事情危急,您能給我出個主意嗎?”

馮老頭“默然”。“長樂老”馮道正是經年的巨滑,才能活到今天。劉贇身邊親將賈貞怒極,幾次拔劍要殺馮道,皆為劉贇所阻:“你們不要魯莽,今天這種結局不關馮公的事。”劉小夥確實厚道,事已至此,他仍不忍心殺掉這個把他從根據地騙出來的老頭子。其實,馮道早就知道郭威根本無誠意迎立劉贇,出發前,他就對自己左右說:“今天我老馮要去說謊騙人了。”

馮道一走,郭崇威就宣讀李太後誥旨,廢劉贇為湘陰公,嚴兵看押。同時,又殺掉董裔、賈貞等劉贇從徐州帶來的數位親隨。過了幾天,郭威又密令郭崇威弄死了劉贇。說句實話,劉贇人品不錯,才智也不低,但“運去金成鐵”,大偽之世,失之柔懦,此種下場也屬必然之事。劉氏後漢出奇短命,一姓朝代,才存了四年,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事情。

至於坐鎮許州的後漢高祖堂弟義成節度使劉信,聽說馬鐸率軍隊來“巡檢”,連箭也未發一只,“惶惑自殺”,草包得出人意料。後漢高祖劉知遠這位弟弟,“性昏懦,默貨無厭,喜行酷法。”昔日他在京城掌管禁軍,手下人有犯罪者,皆把犯人妻子家屬召至刑訊室,然後,他親自“下廚”,用尖刀活活剔取犯人身上的肉,用刀尖叉上令犯人“自食其肉”,“或從足肢解至首,血流盈前,而命樂對酒,無仁湣之色,”不折不扣一個變態虐待狂。出鎮許州,劉信也是“聚斂無度”,百姓深受其苦。初聞楊邠等三大臣被殺,他還特別高興。隱帝被殺後,老小子“憂不能食”。如此殘暴之人,一聽說郭威派人來,還沒怎麽樣,他自己先“自絕”了。由於這位爺過份“聽話”,郭威稱帝後,追封這位死人為“蔡王”,這位爺確實很“菜”。

當初聽聞隱帝被殺的消息,其叔父河東節度使劉崇聞訊,馬上密謀要起兵內向。很快,聽說自己的兒子劉贇被李太後下誥立為皇帝,劉崇大喜:“吾兒為帝,吾又何患!”其實,“當是時,人皆知太祖(郭威)非實意也。”劉崇派使者入見郭威,老郭指著自己脖子上的刺青,說道:“自古豈有雕青天子,希望您為我轉告劉公,我無任何異心!”劉崇聞知此訊,更加安心,等著兒子入京坐穩皇位後把自己迎入內廷做“太上皇”。其下屬太原少尹李驤不傻,苦心勸他:“郭威舉兵犯順,其勢絕不可能做漢臣,必不立劉氏為後。我們應該發兵下太行,扼孟津戰略要地,待公子劉贇入京安坐帝位後,再回兵不晚。”劉崇聞言大怒,罵道:“腐儒真可恨,想離間我父子關系,豈有兒做皇帝父親興兵的道理!”馬上叱命左右牽曳李驤出庭斬首。監刑,李驤嘆言:“我給蠢才愚人出計,死也該得。我家中惟有老妻,身又多病,願與之俱死。”劉崇馬上“成全”,遣人把李驤夫婦“並戮於市。”沒過多久,郭威稱帝消息傳來,劉崇忙派人送信,哀求老郭把自己兒子送還晉陽,其時,劉贇已被殺掉。慟哭之余,劉崇念起李驤的“忠言”,為之立祠,“歲時祭之”,到此,這一切管個屁用。

郭威稱帝後,劉崇也在太原稱帝,改名為劉旻。他所建立的“漢”,史稱北漢,歐陽修的《新唐書》稱之為“東漢”。雖有並、汾、忻、代等十二州之地,劉崇仍依賴契丹,向當時契丹主耶律兀欲稱臣稱侄。當然,劉崇心中也有數,對其“臣下”講:“朕以高祖(劉光遠)之業一朝墜地,今日位號,不得已而稱之。顧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節度使邪!”因此,劉崇仍襲用隱帝時的“乾佑”年號,不建宗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