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一代聖主柴榮的英雄事跡(第5/22頁)

周軍被皇帝狠批了一頓,老實了不少,又恢復了往常的氣勢。接連拿下石州(今山西離石)、沁州(今山西沁源)、忻州(今山西忻縣),從東、南、北三面將太原城圍個水泄不通,劉崇成了“孤家寡人”。

顯德元年(公元 954年)五月,柴榮率大軍北上。柴榮與文武騎馬前行,一路上周軍馬步軍縱橫成列,旌旗獵獵,不日兵臨太原城下。這時契丹軍已經來到忻州附近,柴榮決定圍點打援,讓符彥卿去收拾契丹人。周軍開出忻州城外,擺好陣式,迎接契丹軍。周軍先鋒史彥超恃勇逞強,只率二十個好漢沖進契丹陣中,而前來支援的潞州節度使李筠正好趕到,幫助這些梁山好漢殺退了契丹軍,斬首二千余級。而史彥超打個了大勝仗(功勞應該是李筠的),有點忘乎所以,招呼二十個猛男去追殺(有毛病!)契丹人。契丹人再不濟事,也不怕你這幾個人。反過來將史彥超圍住,一通亂砍,史將軍嗚呼斃命!契丹軍又趁勢回殺,周軍沒有想到契丹人殺了一個回馬槍,亂了方寸,連死帶傷好幾千,李筠光棍似的逃掉了。

柴榮接著敗報,氣的連連跺腳:“史彥超有勇無謀,壞朕大事!”史彥超是周朝有名的猛將,他這一完,周軍將士心中發毛,議論紛紛。柴榮不想再等,下令攻城。城中的劉崇打陣地戰不怎麽樣,防守倒有點本事,打了幾天周軍沒拿下來。老天似乎也不想讓柴榮這麽早就出風頭,連旬大雨。城裏的人好說,城外的人就慘多了,沒地方躲,帳蓬也不如房子能頂雨,周營一下子多出了許多病號。

看樣子,太原是一時半會拿不下了,柴榮考慮了一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天不容爺,明個爺再來。傳令三軍毀營後撤,原先積蓄在城外的數十萬斤糧草帶不走的就燒掉,不能留給劉崇。周軍已經沒有鬥志了,皇帝一下令,如喪家之狗般,狼狽撤退。有些軍爺手上閑不住,邊撤邊搶百姓東西,軍中一片烏煙瘴氣。

劉崇想送送柴榮,剛出城就被周軍殿後的匡國節度使藥元福給請回去了。周軍一撤,已經奪得的北漢州縣復歸北漢,周朝派出來的新任刺史倉皇南退。劉崇心中這個樂啊:“小子,知道老子的厲害了吧。”說著,大白胡子還一翹一翹的,好不得意(還有幾天活頭?)。

柴榮回京前先繞道去了新鄭,拜祭太祖皇帝。來到陵前,柴榮跪在地上放聲大哭,直呼:“不孝子榮,未能親自奉葬,萬死不足辭罪,願父皇神聖有靈,保佑皇周國祚綿長,早日軫滅禎河東殘賊,規復山河,拯黎庶於水火!”侍從眾人也跟著落淚。

經過這兩次親征,柴榮對那些打仗不怎麽樣架子倒不小的軍爺的底細摸的差不多了,這些人個個都是兵油子,滑的很,沖鋒在後,分功在前,這樣的軍隊是不會保持長久戰鬥力的。柴榮會集群臣檢討此次失利,柴榮心情沉痛的告訴他們:“軍中良莠兼雜,勢強則戰,勢危則降,兵油子混進軍隊不是來打仗的,而是發財的。前次在高平,右軍未戰及潰,如果不是朕親臨矢石,督勵將士,連朕都險些命喪高平。這等混帳絕不能再用!否則不知哪天朕就得被他們賣了!”

柴榮決定利用這個休整的時期對軍隊進行徹底整治,首先淘汰掉老兵、弱兵,打發回家。然後征募強壯漢子,直接充入禁軍。因為如果讓地方藩鎮募兵,只能增加他們對抗中央政府的風險。由中央遴選,軍隊自然掌握在柴榮手中,不管是盛世亂世,沒有一支素質過硬、能力過硬的精銳部隊是不行的。

柴榮親自檢選,在眼皮子底下亮真家夥,而功夫好的就當禁軍頭領。這樣一來,雖然軍隊人數少了,但戰鬥力強了,自古強兵在精不在眾,人多了沒用,反容易誤事,君不見當年苻堅東拉西湊了九十萬烏合下江南嗎?朱序一呼,“秦軍敗了!”土崩瓦解,不可收拾。

淘汰冗兵還能省下不少軍費,財政狀況也隨之好轉。而且禁軍隊所用經費由中央財政直接拔付,也保定這支軍隊的穩定。柴榮建立起的這支軍隊“兵甲之盛,近代無比”,後來討伐淮南、北上攻契丹,立下戰功無數。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後,南征北戰,統一中國,靠的也是柴榮的禁軍主力。

顯德元年(公元 954年)的十一月,從河東傳來一則重要消息:盤踞在太原的北漢皇帝劉崇病死,次子劉承鈞繼位。

柴榮從來就沒怕過劉崇,但對劉崇的“耶律叔叔”倒是不得不防,契丹人不比北漢。契丹人經常仗著自己的騎兵優勢,竄到河北燒殺搶掠,因為機動性比較強,境內周軍拿這夥“馬賊”也沒什麽辦法。柴榮為了防禦契丹,於顯德二年(公元 955年)的三月,在深州(今河北深縣)和冀州(今河北冀縣)之間的李晏口(今河北下博境內)設置靜安軍,派大將王彥超駐守李晏口。李晏口旁依胡盧河,憑深扼冀,是重要的軍防要塞。契丹不希望看到李晏口的軍防工程竣工,前來拆台,被王彥超痛擊一陣,敗了回去。契丹領教了柴榮的本事,沒事再不敢上門拜訪了,河北百姓深受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