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危難之際,迎來江東使者魯肅(第5/7頁)

諸葛亮突然感到一陣心痛,卻面帶微笑地說:“以後還會有機會,不是麽?”

黃月英低低地說:“是的……”她覺得只是這樣回答不太好,又綻放出祥和的笑。

他們像都隱藏著什麽心事,一刹那陷入了沉默,空氣裏彌漫著寂寂的沉重,唯有燈燭燃噬燈芯的畢剝聲,船艙外不知道是誰在吹塤,如此蒼涼悲情。

諸葛亮柔聲說:“你好好休息吧,睡一覺……”

他低頭在妻子額頭上親了親,給她掖了掖被角,垂著頭輕輕地離去。

黃月英轉過頭,看著丈夫的背影像一片冬日裏寂寞的雪,輕飄飄地飛走。她忽然想要縱聲大哭,然而所有的悲苦情緒卻又如何能不加掩飾地傾盡。

她把頭埋在被子裏,用只有自己聽得見的聲音說:“不要哭,不要哭……”

燭火向上奮力燃燒,蠟燭滴下累累的燭油,仿若悲傷的淚水,沒有斷絕。

艙外正是冷月當空,冷風從遠處吹來,在諸葛亮的肩上拂拭,颯颯白衣如同一束旱蓮,在靜夜裏無聲地開放。

他仰起頭,昏暗的天空仿佛被血水洗滌,一抹又一抹的暗汙顏色從東飄到西,又從南滑向北。

有人影在翻騰的夜霧中隱沒,走得近了,方看清是徐庶。

“元直。”他把手搭上那人的肩膀。

徐庶沒有回頭,甲板上的風很大,將他的聲音吹亂了:“孔明,你說我娘會不會已經……”他沙啞了,說不出那個字。

諸葛亮嘆了口氣:“別亂想,吉人天相,老人家不會有事。”

徐庶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道:“我想去找她。”

諸葛亮愕然一驚:“你去哪裏找她,江北已是狼藉遍野,你若貿然前往,以身犯險不說,人也未必能找得到。”

“若是、若是我娘身遭不測,我也不能苟活於世!”徐庶毫不猶豫地說。

諸葛亮知道徐庶是說到做到的性格,慌忙解勸道:“別自己嚇唬自己,哪兒會有這許多不測,老天有眼,也不容此難發生!”

“孔明,實言相告,我心已亂,若是一日尋不得老母,便一日不能饒過自己,為人親子,舍母於危難之中,豈是人子所為……”徐庶說不下去。

諸葛亮安慰道:“待危機暫過,可遣人去江北打探消息,你放心,這事我也會上心,一定找到你母親!”

徐庶又沉默了,森冷的江風從他的頭頂侵略而過,他微微地顫抖著,遲鈍而緩慢地轉過身,冰涼月光淌過他蒼冷的臉,諸葛亮陡然發現他已是滿面淚光。

如此悲傷的徐庶是諸葛亮從沒見過的,那個雄闊豪情的男子仿佛在瞬間失了蹤影,夜色下,一切都在遁逃,包括曾經最熟悉的面孔。

“元直……”諸葛亮想說點什麽安慰他,又覺得說什麽都顯得太蒼白。

兩個朋友便安靜地立在船頭,彼此沉默著,不說話,卻仿佛又說了很多話,便是這樣的並立,卻也讓他們感覺彼此漸行漸遠。慘淡的江霧從水面盤桓而起,隔著他們的視線,也仿佛隔著他們不能靠近的距離。

也不知這樣佇立了多久,直到月亮漸漸隱沒了,白蒙蒙的天光懶洋洋地洗去黑夜的濃墨重彩,將渾濁的陽光任意丟棄而下。

徐庶看了看諸葛亮,勉強露了一個笑容。

“徐家哥哥!”船下忽有人急聲呼喊。

徐庶驚訝,他扶著船頭往下看,卻見一葉小舟泊著大船,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向他揮起手。

他疑惑地辨認了許久,忽地驚呼:“秀娘!”

秀娘瞬時哭了,她一面擦眼淚,一面哭喊道:“徐家哥哥,沒想到還能見著你……”她激動得泣不成聲,也顧不得周圍那一叢叢詫異的目光。

徐庶也自激動,他抓著兩只手,竟不知該說什麽好。

秀娘喊道:“你找著你母親了麽?”

徐庶像被重錘擊了,失魂落魄地說:“沒,沒有……”

秀娘竟顯出駭然的表情:“啊呀,你莫不是還不知道麽?”

徐庶一愣,突地,他似被電擊,渾身打了個激靈,齁著聲音道:“你知道什麽?”

“我也是聽說,我在往南逃來的路上,聽說你母親被曹軍抓走了!”

徐庶眼前一黑,激蕩的血腥味從臟腑噴向腦門,那慘烈的力量撕開了頭顱,剝開他的皮肉,露出那一副傷痕累累的骨骸。

※※※

“哐!”劉備一腳把一盞跪地人燈踢飛了,卻還不解氣,又補上一腳。那銅人滿地裏轉悠,腦袋“哢”地掉了,手上托起的燈盞也折斷了,燈盤飛出去,砸在艙門上,彈回來,飛落於地,又蹦起老高。

“曹操!”他惡狠狠地噴出這個名字,卻似乎嫌念出這個名字也汙了口,又厭煩地吐了一口唾沫。

他實在怒不可遏,那火氣越躥越高,死命地拗著腮幫子,順手撈起一盞酒爵,眼見便要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