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李同知京城訪故友 金侍郎寒夜聽民瘼(第5/5頁)

金學曾舉出的兩個例子都很有說服力,李順駁不倒他,只咕噥道:

“咱不是說清丈田畝不好,通過清丈田畝懲抑豪強,咱李某舉雙手贊成。但難就難在底下一幫小和尚,把首輔的一本正經念歪了。”

“林子大了,什麽樣的鳥都有,”金學曾感慨系之,勸道,“李大人,無論如何,這大小弓的事情,這次你千萬不要捅到皇上那裏去:”

"不捅上去,誰還能替小老百姓申訴冤屈?”

“你就是捅上去,小老百姓的冤屈一樣解決不了。相反,你還給首輔幫了倒忙。”

“首輔對貪官滑吏,不是一貫深惡痛絕麽?”

看著李順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金學曾是又好氣又好笑,對這樣一位迂夫子,他只有耐心開導:

“首輔痛恨貪官滑吏不假,但對於那些給他使絆子打橫炮的人.他整起來也絕不留情。”

金學曾這句話已是說得非常露骨,李順不免心裏頭一震,訥訥地問:

“你是說?”

“你只要把小弓帶上金鑾殿,最高興的,恐怕是那些勢豪大戶,他們早就一個個虎視眈眈盯著首輔,只愁找不到機會把他扳倒。”

“這……”

“李大人,你千萬不要作令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何況你這樣做,也是把自己推進了萬丈深淵。”

“咱說實話,何罪之有?”

“李大人,官場上的事情,你難道還沒有看透麽?”金學曾拿著火鉗使勁戳了戳地,“說真話的人,有幾個能升官?倒是那些滿嘴假話的人,一個個平步青雲。”

李順怎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只是不願接受這個現實罷了,他故意扯筋說:

“你金大人始終說真話,不也升了大官麽?”

“我,只是碰運氣。首輔改革之初,希望有人沖鋒陷陣,當冤大頭,所以選中了我。”

李順覺得金學曾今日的情緒有些不對勁,心想他可能是因為喪母亂了心志。既然話不投機,他便賭著一口氣,要起身告辭。金學曾剛剛打開話匣子,哪肯放李順走,他一把將李順拽住重新坐下,言道:

“我的話才說到一半,你怎麽能走呢。”

 

 

 

 

 

 《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