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沙州夜話(第3/3頁)

王昌齡低頭沉思片刻,才緩緩道:“要說安西的時政,首先就得從它的貿易中轉說起,我沙州現在商業發達,已經取代龜茲成為西域最大的貿易中轉站,說起來還是高仙芝之賜。”

“為何?”

王昌齡擺擺手,“陽明且不要急,聽我慢慢講來,問題出在商稅上,原來往來客商做買賣除了在長安交稅,在安西也要交一筆稅,雖不合規矩,但這是人人皆知之事,最早是二十稅一,負擔不重也就罷了,但從前年小勃津戰事起,商稅一下子猛增到五稅一,商人們的負擔極為沉重,後來小勃津戰事結束,或許是高仙芝嘗到甜頭,竟再不改回,到現在還是五稅一,商人們只能另覓地方從事貨物中轉,於是便成全了我們沙州。”

說到此,王昌齡頗有些感慨,“從前大食全盛時,商賈絡繹不絕,遠至大秦的商人都有到來,但前幾年阿拔斯人在呼羅珊興起後,大食便陷入內戰,商路被堵,商人銳減,只一些九姓胡小國商人往來,高仙芝此時還征此重稅,對這些商人無異於雪上加霜,陽明此去安西,當輕徭薄賦,安撫安西諸胡為主,想我太宗皇帝恩威兼施、戰強扶弱,澤被安西數十國,萬邦來朝,人人心懷感激,落下天可汗的美名,只可惜今上好大喜功,懷柔漸少、威嚴加重,那高仙芝更是一味好勇鬥狠的武夫,縱然軍事上獲勝,卻人心盡失,陽明此去安西,當多一些柔性、少一點剛烈,開辦學校、教化胡民,傳播中原文化、鼓勵胡漢通婚、加速民族融合,這才方是長久之計。”

這時旁邊的張巡卻道:“少伯兄想法雖好,恐怕難以實施,高仙芝在小勃津大勝後,日益驕橫,他怎會讓都督輕易改變他的既定策略,若一味硬幹,輕者他在後面使絆子、穿小鞋,重則拔劍張弩、事事與都督作對,我到覺得能說服高仙芝配合當然是上策,若說服不了,都督應采取一些策略,不要與他明抗,兵法雲‘實者虛之,虛者實之’,迂回側擊,抓住他的把柄,讓他有口難言,那時再推行政事,從簡到難、從易到難,徐徐圖之,二、三年後才會有效果。”

王昌齡的見識雖不錯,但張巡的務實卻讓李清更為欣賞,這次他來安西,李隆基的目的是讓他與高仙芝互相牽制,當然也會防備他們結盟,所以必然會有動作,監軍邊際誠恐怕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雖然他與李清私交不錯,但李隆基的聖意他又豈敢違抗,這樣一來,他李清永遠也休想有與高仙芝結盟共進的那一天,所以,去安西首先要有一批自己得力的手下才行,張巡是大才,為一縣令太委屈了,段秀實也不錯,文武兼備,還有張繼,再將高適調來,這樣自己手下也人才濟濟,不懼他高仙芝了。

想到此,李清指了指張巡對王昌齡笑道:“我手下缺人頗多,張縣令我就帶走了,玉壺兄可答應?”

王昌齡雖然舍不得,但他也知道李清急需得力的幹將,便點了點頭道:“陽明帶走就是,但新的敦煌縣令還要朝廷派來,我的舊友岑參在京中極為郁悶,陽明可能幫我將他調來?”

“那咱們一言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