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硝煙彌漫的朝堂(第2/3頁)

“席尚書,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李亨見他出醜,心中嘆了一口氣,又坐了下來。

“老臣以為,南詔偏邦,實在不必如此大動幹戈,那皮邏閣只是個郡王,他遣來的又只是自己的次子,並非王儲,所以尚書去回禮已經是綽綽有余,還是擡舉了他,依老臣的意思,一個禦史中丞足矣!”

他是禮部尚書,考慮的是天朝的面子,從禮制上說是夠了,但南詔的戰略意義,這次出使的重要性卻不是他能顧及到,李亨用他,只考慮他德高望重,在推薦韋堅時能發揮重拳的作用,但因他行動遲緩,導致誤了時機,此時場上局勢有變,應該是使用輕巧的組合拳,他卻跑出來再使用重拳,當然拳拳落空,甚至還閃了自己的腰。

果然,李隆基聽他說得幼稚,臉漸漸地沉了下來,竟再不給太子李亨說話的機會,直接問李林甫道:“請問李相國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林甫一直冷眼旁觀,不發一言,見太子黨人因皇上對楊慎矜不滿而洋洋得意,他眼中微微露出冷笑,等會兒皇上就要宣布升李琳為宗正寺卿,可憐太子這幫老弱殘兵還一無所知,還自以為占了上風,昨晚皇上命吏部送來官員考功清冊,看了一夜,可見皇上今天壓根就不想談論南詔之事,而是要安排人事,這幫人不知皇上心思,還自以為得意,真是讓人可笑。

在他看來李亨就仿佛一棵快枯死的老樹,主幹雖粗,可惜枝葉太弱,厲害一點的如王忠嗣、章仇兼瓊都在地方為官,而朝廷內卻真沒有一個稱心的手下,只有韋堅一人勉強算是個人才,偏偏還是外戚,不知怎的,李林甫忽然想到了李清,此人雖年輕,但磨練兩三年,倒真會成李亨的左膀右臂。

“不行,得除掉他,不能讓他為李亨所用!”

本來他還有心籠絡李清,可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李林甫發現了李亨的得力幹將實在是太缺乏,未雨綢繆,他寧可損失李清這個人才,也絕不能讓他為太子所用。

忽聽皇上問他,李林甫起身出班道:“讓誰去老臣都沒意見,關鍵他要將皇上的意思準確、得體地轉述給皮邏閣,不過這既然大家有分歧,不妨大家都再想想,再給皇上一個時間考慮考慮,太子殿下,你認為老臣說得如何?”

他向太子微微點頭,臉上笑容和藹可親,似乎在讓步,但事實上,他這一拖,就會將李亨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李亨尚不知李琳之事,故對李林甫的險惡用心竟看不透,沉吟一下,他見朝堂的局面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便也點點頭道:“父皇,相國說得有理,反正於誠節還要幾天後才回去,大家不妨再考慮考慮。”

“也好,此事容後再議。”

李隆基贊許地望了一眼李林甫,他今天確實不想談南詔,他要做的,還是要繼續架空李亨的權力,讓他在自己的羽翼下乖乖地做個白身太子,等自己千秋萬歲後再來接手大唐江山。

他今天要頒布的兩個人事任命,一是任命李琳為宗正寺卿,這是釜底抽薪之計,斷了李亨的額外財源;而另一個就是益州刺史,這也是要牽制太子在地方上的實力。

不等李隆基發話,現任宗正寺卿濮陽王李徹出班道:“陛下,老臣已年近七十,想‘乞骸骨’回家養老,望陛下恩準。”

乞骸骨便是官員請求退休的卑謙說法,李徹已經在尚書省辦了退休手續,但因他是三品官,需得到皇上的恩準才算正式退仕,不過這也只是形式,他退不退休,早在半年以前便定了,所以濮陽王李徹退仕沒有什麽懸念,但誰來接替他的官卻引起無數人的興趣,眾人的眼光同時向嗣薛王李琄望去,他是宗正寺少卿,掌太廟陵園,又是太子心腹,由他接任實在順理成章,但李亨卻目光陰沉,強擠出一絲笑容,他已經從宮中聽到風聲,嗣薛王李琄任宗正寺卿,恐怕有變。

李隆基卻微微一笑,“宣嗣寧王李琳”

“宣嗣寧王李琳進殿—!”

宣喝聲高亢嘹亮,在丹鳳門廣場上回蕩,朝堂內的氣氛明顯不安起來,李亨的笑容也逝去,眼光閃爍不定。

很快李琳進殿,“微臣李琳叩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嗣寧王免禮!”李隆基看了看他,徐徐道:“自從你辭去益州別駕,朕便一直在考慮你的安排……”

任命李琳為宗正寺卿雖然引來一片嗡嗡聲,但畢竟都是太子黨,除了嗣薛王李琄的臉變成豬肝色外,其他均無異議。

但李亨的目光卻異常冰冷,他緊緊地盯著李琳,此人隨詔便來,定是早就知道了,他卻沒向自己匯報,這安的是什麽心,但還沒等他的憤恨消失,李隆基的另一項任命卻使他臉上的最後一絲血色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任命戶部侍郎郭虛己為益州刺史,兼劍南節度使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