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悲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背後的陰影(第3/6頁)

5

4月28日晚上9點,蘇聯國家電視台終於播出了核電廠事故的聲明。

此時,據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近70個小時。

事實上,這次的通報,在某種意義上是被瑞典逼出來的——核電站爆炸釋放出的輻射物質,經風向吹送,飄移一千多公裏,來到了波羅的海上空。

瑞典在第一時間就測試了輻射度,隨即就向蘇聯政府求證他們的核電站是否出了問題。在得到消息後,美國和歐洲的間諜衛星也迅速轉向蘇聯,通過熱成像,他們發現了出事的切爾諾貝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只能播出官方聲明。

但整個聲明非常簡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意外,當局已經采取行動處理了問題,並為受災者提供救援,政府亦已成立調查委員會。”

全程只有14秒。

事故的嚴重性再一次被大大縮水甚至封鎖,而戈爾巴喬夫指出,不能讓切爾諾貝利事故,成為美國瘋狂攻擊蘇聯的工具和借口。

1986年5月3日,在東德邊界,人們正在清理一輛由波蘭開過來的轎車,它被懷疑已經沾染了輻射粉塵

正是因為官方的刻意隱瞞,帶來了更大的悲劇。

三天後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是蘇聯要舉國歡慶的節日。在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只有100公裏的烏克蘭基輔,同樣也有盛大的遊行。

當時,因為風向變化,核電站的輻射粉塵,已經飄向了基輔。

但那一天,完全被蒙在鼓裏的市民,在政府的鼓勵下,身著民族盛裝的男女老少走上基輔第一街——克列夏季克大街參與遊行,慶祝節日。人們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完全不知道自己參加的很可能是一場“死亡遊行”。

當時的烏克蘭黨中央第一書記謝爾比斯基也帶著家人一起參加了遊行

1990年,謝爾比斯基去世。

網上有多種說法說到,在此次遊行之後不久,謝爾比斯基自殺身亡。我查下來,信源基本都是中央電視台探索頻道播出的《拯救切爾諾貝利》。但通過搜索國外大量網站,包括俄語維基百科,我發現蘇聯官方當時公布的謝爾比斯基的死因是肺炎,時年72歲,並沒有說是自殺。所以暫時沒找到“自殺”這一說法的根據。

6

不過,在官方盡量隱瞞消息的同時,各種搶救工作確實在不斷進行著。

沖在最前面的,只能是軍隊。

蘇聯政府一共動員了十幾個作戰師,並將當時在阿富汗戰場的蘇軍總指揮瓦連尼科夫大將調回國內,統一指揮搶險救災的部隊。

此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的核反應堆還在燃燒,大量放射性物質隨著熱氣被噴向高空。部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先撲滅大火和降溫。

這是一場“自殺式”的任務。

80架米–6和米–8直升機被調集到了核電站上空200米處,來自蘇聯軍方最優秀的飛行員們,徒手從直升機上,將80公斤的沙袋和硼酸扔下機艙——沙袋用來滅火,硼酸用來中和輻射。

在200米的高空,直升機內的輻射測試儀最高限度是500倫琴,而指針頂格後仍瘋狂跳動,當時估計在那個高度,輻射強度超過1000倫琴。

而飛行員們所謂的“防輻射防護”,也就是戴了口罩,用鉛皮墊住了座椅而已。

第一天,蘇聯軍方出動110架次直升機,第二天是300架次,在總共近3000架次的飛行中,5000噸沙包和硼酸被倒入了核電站的爆炸缺口,火勢被控制住了,溫度也降了下來。

很多飛行員一天要飛30架次,然後回來洗澡、進食,之後就開始不斷嘔吐,皮膚脫落,然後感染上各種輻射病,然後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為了徹底封住核電站,部隊最後準備用一塊重達35噸的混凝土給核電站“上蓋”,為此,專門啟用了最新的米–26直升機,並調來了蘇聯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之一卡拉佩田來執行任務。

由於吊裝高度很低,直升機螺旋槳激起的粉塵包圍了卡拉佩田,但他憑借高超的技術,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

四年後,由於移植骨髓無效,卡拉佩田死於白血病。

7

悲壯的救災工作,不僅僅發生在空中。

4號核反應堆爆炸中飛起的殘片大量散落在3號核反應堆廠房的屋頂上,急需清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但由於充滿輻射殘片,屋頂上的輻射強度可能超過1萬倫琴,怎麽辦?

一開始,派出的是工作機器人。但無論是蘇聯國產的,還是德國和日本支援的,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工作機器人在高輻射強度的環境下,電路統統出現問題,全部癱瘓。

機器人不行,怎麽辦?

換活生生的人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