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考試作弊的那點兒事(第3/3頁)

當然,光靠“防”是肯定防不盡的,那怎麽辦?那就還要“罰”。

在清朝,凡是在科場考試中作弊的人,一旦被查出,要立即被帶上枷鎖在考棚外示眾。然後還要判罰取消考試資格多少年,厲害的甚至會“剝奪考試權利終身”。

對於考場官員舞弊的,那懲罰就會更嚴重些,如果被查出,會被施以杖刑、罷官、流放,甚至砍頭。

清朝對於科場舞弊懲罰極嚴,不少官員為此搭上身家性命。雍正年間,河南學政俞鴻圖的小妾與仆人勾搭出賣考題被人舉報,俞鴻圖雖然不知情,但畢竟治家不嚴,被雍正判了個“斬立決”。(據野史記載,俞鴻圖是被判“腰斬”,斬斷身軀後尚未死,用手指在地上寫了七個“慘”字才氣絕身亡。旁人將慘狀稟報雍正,雍正從此取消“腰斬”刑。)

這還不算什麽。鹹豐年間,做過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的正一品大員柏葰,被人舉報主考期間舞弊。堂堂一個正國級官員,就被一刀哢嚓了,因此案被牽連的官員達90多人,其中不少都被處斬了。

不過,“頭你盡管砍,以後不作弊算我輸”。作弊的傳統和方式還是在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推陳出新,屢禁不絕。

從我們如今這個時代往後再過一千年,如果有人回寫現在我們的各種考試,一樣可以寫出一篇圖文並茂的《21世紀考生作弊的歷史》吧?

饅頭說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考試和作弊,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從出生開始就形影不離,誰也不能和誰分開。

或許有人會問,手段如此嚴格,下場如此悲慘,但為什麽還有一批又一批的考生願意鋌而走險?

很簡單,因為科舉是那個時代處於普通階級的他們突破自身階層,萬裏封侯、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很多人都為了那一點點希望,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是的,由此很容易聯想到我們現在的高考。

有不少人曾呼籲取消高考制度。我個人覺得高考遲早會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但至少目前時機還不成熟。

在當下的中國,高考依舊是一個對普通階層相對而言最公平的機會,尤其是對廣大的農村子弟而言,如果沒有高考,他們靠什麽越過那道坎,改變自己的命運和人生?靠拼爹?靠送禮?還是靠各種才藝秀?難道還要潛規則?

不過,雖然我已遠離學生時代,但通過各類新聞還是能了解到,高考現在對學生的重要性,與對當年的我們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語(我是全國大學擴招前的最後一屆)——我個人認為這是個挺好的趨勢。

為什麽呢?因為考試的機會越來越多了,考試的方式越來越多了,對未來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了。高考可能還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個“躍龍門”的渠道,但很難說還是不是當初那座“千軍萬馬擠破頭”的獨木橋了。

其實當年的科舉也是這樣。考生們之所以前仆後繼花樣百出地作弊,是因為那是他們作為讀書人唯一的升遷之路。而到了晚清,尤其是1905年取消科舉制度前夕,科舉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低。以前科舉找人代考,可能要花個千百兩銀子,到後來可能只要幾兩甚至幾錢銀子就行。

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既然多了,那又何必在一根獨木橋上擠呢?

當然,不是在舞文弄墨的考場上作弊的人少了,就是作弊的人真的少了。

只要有人,有欲望,有功利,“作弊”這種行為,永遠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