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考試作弊的那點兒事(第2/3頁)

自然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最常用的手段叫作“夾帶”,顧名思義,就是帶小抄。但這個小抄放在哪裏,學問就大了。

有的考生,把小抄放在食盒的夾層裏,有的放在掏空的饅頭裏帶入考場,有的比較惡心,把小抄藏在肛門中帶入考場。

馮夢龍的《古今譚概》裏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萬歷年間,某個考生考試攜帶作弊文稿,用防水的油紙卷緊了,用細線綁著,藏在肛門裏。搜查的人拉著線頭把它拽了出來。這個考生解釋:“這是前一個考生丟棄的。”結果前一個考生被叫來對質,問:“就算是我丟的,難道不上不下,正好丟進你的肛門?那你幹嗎又高擡你的臀部,等著我來丟呢?”(即我所擲,豈其不上不下,剛中糞門?彼亦何為高聳其臀,以待擲耶?)

當然,有些“夾帶”也是有些技術含量的,比如“繼燭”。

因為有時候科舉考試要考到晚上,所以考生需要自備蠟燭。有些考生就把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然後塞入卷成一條的小抄,然後再用蠟油把底部封平,堂而皇之地帶入考場。

比“繼燭”更有技術含量的是“飛鴿”。

在趕考之前,考生家裏先訓練鴿子,在考前晚上將鴿子放入考場。考生進入考場後,把當天的考題寫在紙上,讓鴿子帶回家中。家裏早就準備好若幹寫作高手,按題寫作,再讓鴿子把文章帶回考場——放到如今,只是鴿子換成了手機而已。

密密麻麻寫滿字的“夾帶”上衣

另外一些手段,甚至都有些“高科技”含量了。

有些考生會用墨魚汁把作弊內容抄寫在衣服裏,再塗上泥巴,混入考場。進入考場後將泥巴去掉,墨魚汁寫的文字就會顯露出來。而且據說用墨魚汁寫成的文字,過一段時間會褪色,這樣的話作弊的證據也會消失。

總的來說,使用新穎的“夾帶”方式的一些考生可謂生不逢時,如果放到現在,即便落榜,去做個一流魔術師也是綽綽有余。

清科舉考試作弊用書

4

那麽問題就來了:面對那麽多種作弊手段,考官們不管嗎?朝廷不管嗎?還有王法嗎?

管,當然管。而且招數也很多。

第一招是“盲批”。唐武則天的時候,規定考生在考卷上自糊姓名,不讓批卷者知道。後來則是姓名、年齡、籍貫等都要用專門的紙條密封,加蓋彌封印章,防止被人拆開偷看或偷梁換柱。宋朝沿用此法,稱其為“糊名”,而且還加了一道手續——專門請人將考生的試卷統一抄寫,防止因為筆跡被辨認出而作弊。這在一定程度上防範了作弊,但並不能完全杜絕前文所說的“關節”和“偷改”。

第二招叫“結保”。這個規矩從唐代就開始了,三人一保,類似連坐。如果三個考生中有一個被發現有作弊行為,三人同時受到處罰。這逼得他們互相監督,不能因為其中一人作弊而毀了自己前途。到後來考官等人都參與作弊,於是考官和工作人員也開始結保。

第三招是對付“槍手”的。從宋朝開始,科舉考試推行“準考證制度”。那時的準考證叫“浮票”,上面除注明應試者姓名外,還有面形、身高、體形等特征。考生進入考場時,監考官拿著準考證一一看過才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但這招對溫庭筠這類人不管用——老子也是進考場考試的,你奈我何?

清代科舉考試場景還原

光這三招還不夠,第四招叫“鎖院”。這一招緣起北宋年間。當時的翰林學士楊億被任命為主考官,在開考前,他同鄉中打算應科試的一些人來拜訪他——目的明確,希望接受“考前輔導”嘛。這個楊億一聽他們的要求,拍案而起,大罵一聲:“丕休哉!”掉頭就走進了裏屋。

楊億當真是個清官?並不是。“丕休哉”三個字出自《尚書》,是一句罵人的話。有聰明人立刻聽出了其中奧妙。那次考試,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語的,都錄取了。

為此,宋太宗決定開始“鎖院”制度:每次考試的考官分正副多人,都是臨時委派的。考官接到任命後,便要同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發榜前不得離開,也不能接見賓客。如果考官要從外地到境監考,在進入本省境後亦不得接見客人。

然而,最簡單有效的一招,自然就是“搜身”了。

隨著“夾帶”招數的越來越多,考生進入考場前的搜身也越來越嚴,進場要打開他們的發結,脫去衣服,甚至……檢查肛門。

在這一點上,被漢人視為“蠻夷”的女真人倒是想出了一個非常文明的辦法。金朝也仿效漢人開科舉,但金世宗覺得對考生進行搜身很不禮貌,所以他規定:每次進考場前,讓考生脫去自己的衣服進入沐池沐浴,浴畢則讓考生換上統一的考生禮服——既檢查了考生,又讓考場環境幹凈衛生,沒有體臭腳臭,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