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方塊:一款小遊戲背後的隱秘故事(第2/4頁)

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一款來自“鐵幕”那一邊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遊戲,會是什麽樣的呢?

英國的Mirrorsoft公司很好地抓住了公眾的獵奇心理,俄羅斯方塊的宣傳海報上透出濃濃的冷戰色彩和蘇聯風味,再加上遊戲本身簡單又充滿吸引力,所以這款遊戲在英國上市後立刻大賣。

前面提到的Commodore研發了當時全世界第一款多媒體電腦Amiga,在這款電腦上運行的俄羅斯方塊,直接采用了蘇聯宇航員的背景,讓玩家覺得高大而又神秘

俄羅斯方塊在英國受到如此強烈的歡迎,這讓斯坦恩又喜又憂。

喜的,自然是事實證明自己的眼光正確。

憂的,是遊戲大賣後,驚動的各方力量會越來越多。

果然,沒多久,一家蘇聯的公司找到了斯坦恩。

這家公司宣稱:他們才真正擁有俄羅斯方塊的版權。

3

這家公司叫ELORG,全稱是“蘇聯外國貿易協會”。

由於帕基特諾夫當時是在為蘇聯科學院的計算機中心工作,領國家的薪水,用國家的電腦,所以按照蘇聯的規定,俄羅斯方塊的知識產權,應該也歸屬國家。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帕基特諾夫並不擁有俄羅斯方塊的版權。

如果這款遊戲只是用來自己娛樂無傷大雅,但現在,它能賺大錢了。

1988年1月,斯坦恩只能再打起精神,和ELORG公司開始談判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問題。這場談判大概持續了小半年的時間,最終,斯坦恩付出了比之前多得多的代價,拿下了俄羅斯方塊在電腦上的版權。

請注意,是電腦的版權,並不包含家用遊戲機。

還記得之前問斯坦恩買版權的那兩家公司嗎?一家是英國的Mirrorsoft,這家公司後來把俄羅斯方塊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了美國的Atari(就是大名鼎鼎的雅達利),而Spectrum將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機和電腦在日本的“版權”賣給了Bullet-Proof Software (專門為任天堂生產FC遊戲和掌機遊戲,以下簡稱BPS)。

這幾家公司的名字也不用勞心費神去記,只需要記住:它們當時其實是沒有版權的——或者,它們自以為擁有了版權。

1988年1月,在日本拿到版權的BPS公司發行了基於任天堂FC遊戲機(就是我們熟悉的“紅白機”)的俄羅斯方塊一代——別急,這並不是我們熟悉的那款遊戲。

早期的俄羅斯方塊都被渲染上了濃濃的蘇聯風味。這款遊戲也是第一款進入美國的蘇聯電腦遊戲,這在之前是不可思議的

天正版俄羅斯方塊界面

但即便如此,當年這款遊戲在日本就賣掉了200萬套。

與此同時,一家叫天正(Tengen)的美國公司在從雅達利那裏拿到“版權”後,基於FC遊戲機也制作了天正版的俄羅斯方塊。

而這款遊戲,才是我們童年最熟悉的那款會有俄羅斯小人跳舞的俄羅斯方塊。

隨著俄羅斯方塊在家用遊戲機上的風靡,另一個當時遊戲界的巨無霸終於被驚動了。

這個巨無霸隨後也加入了戰局,而它的加入,可以說促成了俄羅斯方塊最終風靡全世界。

4

這個巨無霸,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任天堂。

1989年,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的經理荒川實首先注意到了在家用遊戲機市場上大賣的俄羅斯方塊。當時,任天堂正準備推出他們在掌機市場的“大殺器”——Gamebo(也就是當年我們所熟悉的GB)。這台只有黑白兩色的掌上遊戲機,是俄羅斯方塊這種休閑類遊戲最好的搭載平台。

這個荒川實不是普通的分公司經理,他是山內溥的女婿。而山內溥,是日本任天堂的掌門人,也是整個日本遊戲界乃至世界遊戲界教父級的人物。

荒川實立刻把談判的任務交給了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羅傑斯立刻與英國人斯坦恩聯系購買版權的事宜,但遭到了對方的拒絕——其實當時斯坦恩自己也搞不定俄羅斯方塊的全部版權了。

Gamebo在2003年停產,在全球最終銷售超過兩億台,是很多人童年回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情急之下,羅傑斯決定直飛莫斯科,親自去和ELORG的負責人談判。

與此同時,從羅傑斯的訴求中覺察出苗頭的斯坦恩也決定飛往蘇聯,試圖拿下俄羅斯方塊除了電腦之外的版權。

此外,當初買到一部分版權的Spectrum公司老總也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前往莫斯科,爭取俄羅斯方塊的版權。

為了那個最初才8.6KB大小的小遊戲,三路人馬在1989年初幾乎同時匯聚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