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的人生,為何最終會拐個彎?(第4/4頁)

對當年名列“籌安會”擁護袁世凱,他曾對人說:“當斷不決,虛與委蛇,名登黑榜,有愧古賢。”可見,他是有悔意的。

不過,他最後留給自己的遺囑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中國必不亡,舊法可損益,必不可叛。”

饅頭說

今天之所以寫嚴復,是因為這個人非常符合“饅頭說”一直想和大家分享的兩個觀點。

一個觀點就是:任何人,不管是偉人還是小人,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比如嚴復。嚴復以“睜眼看世界”和傳播西方先進思想聞名,他提倡革除舊弊,自己卻吸食鴉片,始終無法戒除;他呼籲自由平等,但自己卻有妻有妾,自己還要調和妻妾矛盾;他傳播科學文明,自己卻精通周易占蔔,且深信此道,對自己墓地的風水嚴格把關;他呼籲變法革新,最終自己的墓碑卻用的是自己生前手書“清侯官嚴幾道先生之壽域”,而當時大清早已亡了……

所以,他矛盾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的政治主張:既想革新破除專制,又希望不要太暴力,打破傳統。

而另一個觀點就是:我們品評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完全跳出他當時所處的時代,用一個“上帝視角”來評價。

嚴復當時所處的是一個什麽時代呢?就是一個“三千年未遇”的大變局時代,當時無數的中國人,都在用自己的學識、經驗和想法,不斷摸索讓中國重新富強的方法,從康有為到梁啟超,從嚴復到蔡元培,時代滾滾向前,每個人的觀念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沒有一個人是穿越回去的,所以誰又能拍胸脯擔保,自己已看清一百年後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包括那位楊度,雖然他擁護君主立憲,但後來張勛復辟請他出山,他不屑一顧,因為他知道那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制度。楊度最後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且是在“白色恐怖”時期,共產黨最危在旦夕的時候加入的,所以他絕不是投機,而是真心想找一種讓中國富強的方法。

所以,嚴復加入“籌安會”的行為現在看來有些荒唐,但他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他認為“君主立憲”適合當時的中國。後人可以認為他的眼光有問題,但他確實沒有私心,他也是希望中國好。

1905年,嚴復曾在倫敦與孫中山見過一次面,兩人最後並沒有達成一致的觀點。

因為嚴復認為,以中國國民目前的素質,首要任務是搞好教育,走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不然就算革命了,依舊還是換湯不換藥。

而孫中山認為,如果要按嚴復的路子走,“人壽幾何”?所以,他稱嚴復是思想家,而自己是實幹家。

孫中山是偉人,但我覺得,嚴復也是偉人。他對當時西方與中國的理解,以及他的思想,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是非常獨到且難能可貴的。

正如2015年4月,李克強總理參觀嚴復故居時曾這樣評價,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復,嚴復學貫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而更可貴的是,“他向國人翻譯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同時又葆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