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第2/3頁)

慈禧確實是準備殺沈藎的。但沈藎被捕的那一個月,恰逢農歷六月。按清代慣例,一般夏月不執行死刑,要放到秋天。另一方面,那個月正好也是光緒皇帝的生日,皇帝生日的“萬壽月”也是要停刑的。

但慈禧認為沈藎“罪大惡極”,必須立即正法。那怎麽辦?索性就“杖斃”。所謂“杖斃”,就是用棍子打死。

沈藎被行刑的那一天,其實是很血腥的:為了討好慈禧,刑部專門制作了一塊大木板用於“杖斃”。但據《大公報》報道,“打至二百余下,血肉飛裂”,“骨已如粉”,沈藎一聲不吭,卻仍沒有咽氣。

最後,是沈藎自己開了口:“怎麽還不打死我?勒死我吧!”

最後,沈藎是被人用繩子勒死的,死時只有31歲。

後來有個叫王照的人,也被關進了監獄,待的就是一年前沈藎待過的牢房。他後來這樣回憶:“粉墻有黑紫暈跡,高至四五尺,沈血所濺也。”

處死沈藎,慈禧認為只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出乎她意料的是,一場軒然大波由此而來。

5

《大公報》先是詳細報道了沈藎受苦刑而死的新聞,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

《字林西報》隨後跟進,發表《北京政府之暴行》,批評:“北京政府今出現一殘酷不可言之政……其狠心殘忍,為歷來刑法正義中所稀有。”

《國民日日報》發表《沈藎死刑之暗昧》,哀嘆:“生命之至賤者未有如中國人者也。”

《萬國公報》則評論:“凡國不自重其國,而虐待本國人民,以快其一朝之意,此乃野蠻種類之所為,文明之國必羞為之伍者。且其人既安心而行之,則已無可勸戒,惟永遠不與之平等而已。”

《大公報》隨後還報道了外國公使們對此事的看法:“杖斃沈藎一案,駐京西人皆極著意。某國公使近向人雲,視中政府近日所為,頗有將興大獄之景象。又雲,中政府既重提舊案,拿辦新黨,吾西人亦可再將庚子未辦之禍首再行嚴辦數名雲雲。”

《法國新聞報》附和:“沈藎之死,西人聞之皆膽寒。”

香港《中國日報》總結:“沈君之死,鬼神為之號泣,志士為之飲血,各國公使為之震動,中西報紙為之傳揚。是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殺一個小小記者,居然引來“友邦驚詫”,這是慈禧萬萬沒有料到的。所以她後來在接見各國公使夫人的時候,也表示自己挺後悔的,還面諭群臣,要求不能“株連良善,致離人心”。

可惜已經晚了。沈藎被杖斃一案,革命黨人在他們自己的媒體上發出了最強烈的怒吼。

章太炎在《浙江潮》上發表詩作《獄中沈禹希見殺》:“不見沈生久,江湖知隱淪。蕭蕭悲壯士,今在易京門。魑魅羞爭焰,文章總斷魂。中陰當待我,南北幾新墳。”

慈禧原本準備“殺雞儆猴”,卻引起了全國人民對統治者的又一波反彈浪潮,這是她始料未及的。

6

沈藎之死所產生的影響,遠不止在國內。一個叫莫理循的英國人,被沈藎之死深深地震動了。莫理循不是一般人,是英國《泰晤士報》駐中國的記者。

彼時的《泰晤士報》,在全球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們派駐在一些國家的記者,甚至享有“第二大使”的稱號。

莫理循比沈藎大10歲,算是同行。在得知沈藎的死訊後,憤怒異常,稱慈禧為“那個兇狠惡毒的老婦人”。他在《泰晤士報》上撰寫了大幅的報道,揭露了“一個中國記者之死”,並呼籲英國不能漠視俄國在中國土地上無節制地擴張,而且,他還通過各種辦法,鼓動日本和俄國決戰。

在其他照片背面,莫理循留下的注釋和記錄都是龍飛鳳舞的,唯獨沈藎這張照片背後,莫理循的手寫體異常工整、有力:“沈藎,杖斃,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1904年,為了中國東北的權益歸屬,日俄戰爭終於爆發。當時有國際輿論把這場戰爭稱為“莫理循的戰爭”。不過,日俄戰爭結束後,作為戰勝方的日本在中國東北犯下了種種暴行,這又讓莫理循非常不滿,於是他轉而在媒體上抨擊日本。

1912年,莫理循被聘為袁世凱政府的“政治顧問”。但相比這個“顧問”頭銜,莫理循此前在中國16年的《泰晤士報》記者生涯所產生的影響,要大得多。

莫理循在中國期間拍攝的大量照片,後來被整理成《莫理循眼裏的近代中國》的大型圖冊,其中就收錄了一張他拍的沈藎的清晰照片,正是這張照片才使現在的我們得以知道沈藎長什麽樣子。

饅頭說

其實關於沈藎是不是“因言獲罪”,歷來還是有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