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大變局時代(第3/4頁)

葉名琛在總督衙門裏,為他和自己的老爹建了一個“長春仙館”,裏面祭祀的是呂洞賓、李太白二位大仙。抵抗英軍的一切軍令和行動,葉名琛都要先扶乩(中國道教的一種占蔔方法)一番。他反復寬慰部下說:“十五日過後即無事。”那就是占蔔得來的。

另一方面,讓葉名琛頗為自得的是,他在這場戰爭中率先打起了情報戰。他一面大力逮捕廣州城內給英國人通風報信的“漢奸”,一面又發動自己安插在香港多年的“情報網”,為他送來英國人的各種情報。葉名琛自豪地說:“我合數十處報單互證,然後得其端緒。”

可惜的是,他在香港的那些“情報人員”業務能力都不過關,很多人只不過是傳遞些在當地公開出版的新聞報刊信息給他而已。最關鍵的是,還經常傳遞錯誤的情報——克裏米亞戰爭中英國人明明打贏了,傳遞來的情報卻是英國人輸給了俄國人。

基於這種假情報,葉名琛判斷英國人必不能堅持多久,自會撤退。

但事實是,1857年10月,暫時退到香港的英國軍隊,等來了額爾金爵士率領的援軍,以及決定一起入夥的法軍。當時英法聯軍有繞過廣州的念頭,但通過一艘截獲的中國官船上的文件得知,葉名琛已經無錢再支付鄉勇的酬勞了,換句話說,廣州城其實已經基本無兵可守。

12月29日,英法聯軍終於攻進了廣州城。

葉名琛坐在轎子中被送往“無畏”號軍艦

6

抓到葉名琛後,英國人並沒有虐待他。

葉名琛與其說是被“抓走”的,倒不如說是被“請走”的——他被允許帶著自己的仆人和衣物、糧食,坐著轎子上了英國的戰艦“無畏”號。

按照英國人的想法,葉名琛在廣東經營了十多年,又素有清廉之名,肯定深受百姓愛戴,部下也會想盡辦法營救他。於是,英國人決定將葉名琛帶到印度的加爾各答,遠離中國,以防民心難服。

但其實,英國人想多了。葉名琛被捕後,鹹豐帝壓根兒就沒想過救他,反而因為怕英國人拿葉名琛當人質來要挾政府,立刻罷免了葉名琛的一切職務。不僅如此,還通知廣東當局:“葉名琛辦事乖謬,罪無可辭,惟該夷拉赴夷船,意圖挾制,必將肆其要求。該將軍署督等可聲言:葉名琛業經革職,無足輕重。使該夷無可要挾,自知留之無益。”

《倫敦新聞畫報》上刊登的葉名琛被抓獲現場的圖片

但已經離開中國的葉名琛,並不知道這些。

葉名琛在“無畏”號軍艦上被關了48天,然後被送往加爾各答。因為暈船,葉名琛在船上嘔吐不止。但每次吐完,身高一米八的他都要整理官帽和服裝,因為要保持大清官員在“夷人”面前的形象。英國人對他客氣,有人上船看到他會脫帽致敬,他也會脫帽還禮。

只是,葉名琛以為在軍艦上會見到額爾金爵士,並想當面斥責他。但事實上,額爾金壓根兒就沒想過見他。

軍艦到了加爾各答,葉名琛依舊還是氣宇軒昂地上岸,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形象。

從上岸開始,他就自命為“海上蘇武”。

據後來回國的葉名琛仆人回憶,葉名琛原來是有一個美好願望的:英國人會把他送到英國,然後他就能面見英國女王,並和她當面對質:為何要無故挑起事端?

在加爾各答,葉名琛每天都在打腹稿,做準備,等待與英國女王見面的那一天。同時,他讓人每天翻譯鴉片戰爭的戰事新聞給他聽,聽到英法聯軍獲勝,就捶胸頓足,聽到清朝軍隊獲勝,就喜笑顏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葉名琛自己也漸漸認識到:英國人從來沒有想過把他送到英國,只是想讓他在加爾各答待著,遠離廣州而已。而他也不太可能像蘇武那樣回歸大漢了。

在自己帶來的糧食吃完之後,悲憤的葉名琛決定效法古人伯夷和叔齊“不食周粟”——不吃外國人的糧食。

1859年4月9日,絕食一個多星期的葉名琛,含恨逝世,終年52歲。

7

葉名琛死後,英國人將他的屍體收斂入棺,送回了中國。

據他生前的仆人回憶,葉名琛臨死前只說了一句話:“辜負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而就在葉名琛被英國人抓去之後,鹹豐帝是這樣下詔關照清軍的:“勿因葉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該督已辱國殃民,生不如死,無足顧惜。”

饅頭說

還是說說葉名琛那著名的“六不將軍”稱謂:“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拆分出來看,葉名琛確實“不死”“不降”“不走”,但這沒什麽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