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烈士與漢奸的一步之遙(第4/7頁)

嘉慶皇帝《望松杏即事》:“兵集十三萬,親征統八旗。糧空營謾守,膽怯力難支。退遁奔無暇,追到掃克期。書勛闡謨烈,嗣服仰豐碑。”“憶昔王師壓錦城,十三萬眾集明兵。文皇二白風雲疾,勝國千年草木驚。承德承疇皆背主,山松山杏盡連營。追惟創業誠非易,仰見神謨速且精。”

松錦大戰就說到這,咱們說說洪承疇。松錦之戰戰敗後,洪承疇被俘,隨後押上囚車被送往沈陽,在囚車上他賦詩道:“萬裏愁雲壓檻車,封疆處處付長噓。王師已喪孤臣在,國土難全血淚余。濁霧蒼茫就死地,慈顏淒慘倚村閭。千年若化遼東鶴,飛越燕山戀帝居。”可見此時洪承疇是決心殉國的,並無投降之意。

四天後他被押到沈陽,開始軟禁,他於是絕食。《蕉窗雨話》(清佚名著)繪聲繪色地寫了洪承疇投降的一幕。

絕食三天後,皇太極得知洪承疇好色,每日派十多個美女陪伴,也沒效果。當夜,皇太極的莊妃(未來的孝莊)得知洪承疇好色後,對皇太極說:“臣妾願以身去招降洪承疇。”

皇太極:“朕貴為國君,怎能戴綠帽子?”

莊妃:“主上息怒,臣妾全是為了國家。”

皇太極:“好吧,你好自為之,別讓後人恥笑。”

莊妃來到洪承疇被囚之地,問:“這是洪經略嗎?”她的聲音清脆,好似九轉黃鶯,呼出的空氣如蘭花般清香,洪承疇不覺睜開了眼睛。

莊妃問:“先生要殉節嗎?”

洪承疇很驚詫,“你是何人?怎麽知道我?有何事?”

莊妃:“我不是吃人的,別害怕,先生矢志殉國,最可怕的不過一死,害怕什麽?”說罷她嫣然一笑,媚態撩人。

洪承疇:“我不怕死,你能陪我待會嗎?”(上鉤了)

莊妃:“妾是帶著菩薩心腸來拯救先生脫離苦海的。”

洪承疇:“你要勸降嗎?我心如磐石,不可逆轉,請不必多言。”

莊妃:“先生別輕視我,我雖是女子,但頗知大義,先生如果殉國,則忠貫日月,義薄雲天,凡血性之人無不敬愛先生,我豈忍奪先生之志?”

洪承疇:“即使這樣,你來也一定是要幹些什麽。”

莊妃:“先生絕食不是決意求死嗎?然而絕食沒有七八天死不了,在將死未死之時餓火中燒,心緒潮湧,頭暈目眩,其痛苦百倍於死。妾心慈善,怎能忍心看先生受這種苦?所以妾煎了一壺毒藥湯給先生,先生所求是死,絕食而死與服毒而死一樣。先生如果怕死就算了,如果不怕死,請喝完這壺毒藥。”

洪承疇拿來壺喝了幾口,莊妃說:“先生就是這樣也死不了,先生的祿壽未盡。”

洪承疇急忙問:“你說什麽?我意已決,不死不休!”隨後將壺中毒藥一飲而盡。

莊妃笑著說:“壯哉先生,竟能視死如歸,我不勝欽佩。然而妾還有一言,離家萬裏,身喪異國,逝者已矣。您此時與深閨少婦在一起,秋月春風,此情此景,情何以堪?如先生這般多情的人難道不能做點什麽嗎?”

洪承疇淚如泉湧,說:“事到臨頭,怎能重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莊妃:“殉國在先生自己看來是忠貞不貳,無愧臣節,由我觀之,都不值識者一笑。”

洪承疇:“你的話什麽意思?難道降將反而被稱為識時務的俊傑嗎?”

莊妃:“先生是明朝柱石,國家棟梁,棟梁都斷了,國家托付給誰?為先生打算,應該忍辱一時,逐漸圖謀恢復,才不辜負明朝重托。不這樣做,白白學匹夫匹婦那樣在河邊上吊,對國家有何益?盡管道理如此,但人各有志,先生既已服毒,還是少安毋躁吧。”隨後莊妃又說:“先生對家人有遺言嗎?你我二人既然相遇,青鳥之職是後死者的責任,有什麽對家人說的話就告訴我吧。”

洪承疇哭得更傷心了,莊妃用手帕給洪承疇擦眼淚,還說:“先生別悲傷。”莊妃身上的脂粉香氣襲人,洪承疇心動了,他摸著莊妃的胳膊,覺得皮膚滑如凝脂,柔若無骨,此時洪承疇幾乎忘了自己是階下囚。

到第二天早晨洪承疇也沒死,因為其實毒藥是人參湯,第二天,洪承疇和莊妃一起去見皇太極,洪承疇投降了。

這就是民間所說孝莊勸降洪承疇的故事,但如此繪聲繪色的描寫,一看就是小說家之言,且孝莊是蒙古人,會蒙古語,也會滿語,但根本不懂漢語,無法與洪承疇交談,難道他們二人見面還要帶翻譯不成?再者,皇太極之陰狠,絕不會犧牲自己的女人來招降一個漢官,因此,此說純屬虛構。那麽洪承疇究竟是如何降清的呢?

《清史稿·洪承疇傳》記載,皇太極命吏部尚書範文程前去勸降。範文程至,洪承疇大罵他,範文程強壓怒火,不提招降之事,與他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察言觀色。談話之間,梁上落下來塵土,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把灰塵擦掉了。範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皇太極:“承疇不死矣。洪承疇對自己的衣服都如此愛惜,何況他的生命呢?”皇太極接受了範文程的意見,對洪承疇倍加關照,恩遇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