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貝勒米(一七一七年三~五月)(第4/11頁)

船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威廉姆斯決定返家。如果在布洛克島,他的船員可以購買補給品,酒與新鮮食物可以大大提振船員的士氣。如果幸運的話,他們還可以在那裏找到“維達”號。[16]

布洛克島面積為十一平方英裏,距離羅得島海岸十二英裏。羅得島殖民地明顯比馬薩諸塞貧窮,政府管理也較為松散。路不多,走私者很多。首府新港好似一個大村莊,直到五年前,它的三千名居民才開始給道路命名。布洛克島更原始,自成一個島嶼王國,遠離新港與波士頓當局的耳目與武器。島民彼此效忠,威廉姆斯是他們的一員,他是大地主的兒子,也是最早一批殖民者的繼子,他在法律、血緣、婚姻方面都有淵源。布洛克島是威廉姆斯完美的避風所,不是巴哈馬或緬因那種被戰爭蹂躪過的殖民地。[17]

四月十七或十八日,“瑪麗安”號在布洛克島的主要村莊下錨。從畢爾船長、理查德·克文裏,以及其他被抓上“瑪麗安”號的人那裏,我們得知威廉姆斯上岸去看望了母親安娜·古斯林(Anna Guthrie)與三個姐妹瑪麗·威斯特寇特(Mary Westcott)[18]、凱瑟琳·山德斯(Catherine Sands)與伊麗莎白·潘恩(Elizabeth Paine)。他可能給了她們一部分新財富,或許還請她們帶一部分給自己在新港的妻兒。他在岸上待了幾小時,也可能是一兩天。由於親友的隱瞞,直到現在,我們仍無從得知他當時的行蹤。

威廉姆斯回到“瑪麗安”號後,在離岸邊有點距離的地方下錨,身邊有七個當地人,包括妹夫、地方典獄官與治安官約翰·山德斯,托馬斯·潘恩(可能是大海盜托馬斯·潘恩的侄子),去世繼父的蘇格蘭叛軍夥伴約翰·瑞思朋(John Rathbon)。根據這群人一個月後寫下的證詞,他們當時上了“瑪麗安”號,待了“大約一兩個小時”,然後在“不受任何幹擾”的狀況下登上一艘小船,劃船回到村莊。他們宣稱又突然被叫回“瑪麗安”號的,其中有威廉·托什(William Tosh)、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詹姆士·史威特醫生(Dr.James Sweet)三人,是“從我們這邊被強制帶走,被命令上船”的。不過,擔任治安官的山德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都沒上報這件事,這可能是因為這幾個人其實是自願加入海盜的,而威廉姆斯的姻親登上“瑪麗安”號也無須經過官方審問。

威廉姆斯在離開布洛克島之前,放了畢爾船長和他的船員,他們最終會抵達新港報告自己被抓的事。等到畢爾抵達大陸時,已經發生的大事讓他關於貝勒米的消息變得無關緊要。

威廉姆斯進入長島海灣(Long Island Sound),造訪加德納島(Gardiner’s Island),[19]那是紐約長島海岸外一座面積為三千五百英畝的島嶼,該地是同名家族的封建保留地[20]。威廉姆斯知道,基德船長曾在一六九九年造訪這座島,當時船長不但受到約翰·加德納(John Gardiner)與印第安仆人的款待,還把兩箱及數包金銀珠寶交給後者保管。威廉姆斯可能也做了同樣的事,把自己的財富交給能幹的“第三代莊園領主”(the 3rd Lord of the Manor),等夏天結束時再來取回。

四月二十六日下午,天色昏暗,一陣強風從東南方吹來。長島海灣翻攪著憤怒的白浪,狂風似乎要吹裂“瑪麗安”號的補丁船帆,以及被綁住的斷裂船桅。一場恐怖的風暴正襲擊著新英格蘭。威廉姆斯設法找到了避難所,他可能躲在加德納島後方,以及長島東部兩叉之間。風在索具間咆哮時,威廉姆斯待在安全港。他知道,在那片空曠的海域上,一整晚都充滿著危險。

貝勒米之死

東方不到一百五十英裏處,貝勒米航過安靜水域,乘著適當的風力,朝鱈魚角前進。這一天有好的開始,早上九點,還看不到陸地時,他們就在楠塔基特淺灘(Nantucket Shoals)與喬治灘(Georges Bank)之間攔截了一艘雙桅船,該地為新英格蘭南方最多產的漁場。貝勒米對著船頭射了一發炮彈,命令這艘船投降。七名海盜劃船靠近戰利品:都柏林的“瑪麗·安”號(Mary Anne)。[21]他們命令船長與大多數船員自行劃船登上“維達”號,貝勒米審問船長安德魯·克朗普斯裏(Andrew Crumpsley),高興地發現這艘要從波士頓到紐約的船上載了一批酒。他加派四名船員去弄了一些酒,然後在“維達”號與“瑪麗·安”號上分發。不幸的是,他們無法進入“瑪麗·安”號的貨艙,因為沉重的錨纜堆在入口處。“維達”號上的人暫時只能靠在克朗普斯裏船長室裏找到的五瓶美酒解饞。沒關系,他們會帶走“瑪麗·安”號,之後再慢慢搜刮財物。甲板間的海盜大概振奮了起來。找一座偏遠的緬因小島,然後就可以在岸邊開飲酒大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