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夏健魄端午魂(第2/4頁)

注入人文精魂——剛烈的端午諸賢的故事

中華傳統節日因天人相應而立節成俗,對此人們總要作人文的解說。各地區的“解說”又往往與紀念本地域的先賢掛上鉤,形成民間傳說。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越人掛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踐,湘西和桂林等地掛上伏波將軍馬援……總是傳揚傳統美德和高尚人格,而端午諸賢的故事多具有剛烈精神。精神文化不可偏於柔弱,端午節是傳統節日中富有剛健氣息的節日,也是社會性較強的節日。

1.紀念屈原

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被說成端午節“起源”於營救和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雖忠事楚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自沉汨羅江。南朝吳均《續齊諧記》和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正下雨,湖面上的小舟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百姓又怕屈原被蛟龍所困,為了驅走蛟龍,也為了保住屈原遺體不被魚蝦所食,家家戶戶都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劃船、投粽子,逐漸形成了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遂形成端午節。

這當然只是傳說,但中國人民選擇屈原,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屈原是中華民族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以自身的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他以偉大詩篇表現了自身的高潔人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休戚與共,不僅“太息”,而且“掩涕”,愛得多麽深沉!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雖被謗放逐,仍眷念故土鄉國不忍離去,懷鄉戀國的鄉土深情、鄉國情懷,可以轉化、升華為愛國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求索不懈,堅持正義,矢志不移。精神價值提升生命的意義。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參與鑄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高潔的人格,以香草自喻,不與惡草為伍,不與卑鄙者同流合汙,而且不受惡濁世風的習染,不隨風俯仰,不做不合理“潛規則”的俘虜,寧死不汙,身殉理想,九死不悔,堅貞不渝。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節的節魂,吃粽子也有了文化意義,我們的傳統節日絕不像有些人講的只是吃吃喝喝,我們是很重視人文精神的。屈原是詩人,端午節又成為“詩人節”,屈原就是詩魂。端午節前後,報刊、網絡等媒體湧現出許多好詩歌。我們繼承端午節的優良傳統,發揚屈原的人格節操和愛國主義精神,舉辦各種層次、各種規模的“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不是既合傳統又合時宜嗎?

2.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生活的年代比屈原早二百余年。宗懍《荊楚歲時記》和《後漢書》等就記述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形象在《左傳》中就已經出現過,司馬遷《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對後世影響最大。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楚平王時的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建被少傅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有才幹,不殺掉將成為楚國的禍患。可將他們的父親作為人質把他們召來。”楚平王派使者對伍奢說:“你若將你的兩個兒子召來可免你一死。”伍奢說:“(大兒子)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小兒子)伍員(伍子胥)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他料到來後會一起被擒,一定不會來。”平王不聽,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

伍尚要去,伍子胥說:“楚王召我兄弟,並不是為了讓父親活命,我兄弟倆一到,父子三人就會一起被殺。去了便不能報仇雪恨,不如投奔別國,借力來雪父親的恥辱。不能一起束手待斃。”伍尚說:“我知道應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父親召我們而我們不去,以後又不能報仇雪恨,到頭來豈不被天下人恥笑。”又對伍子胥說:“你可逃走,你可以報殺父之仇,我將安心就死。”伍尚束手就擒。使者來捕伍子胥。伍子胥挽弓搭箭對著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走了。伍尚到後,楚平王果然將伍奢伍尚父子一起殺死。

伍子胥幾經周折逃往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昭關守衛正在到處抓拿他(京劇《文昭關》就是演伍子胥此時愁得一夜之間須發全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