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夏健魄端午魂(第4/4頁)

龍舟競賽團結奮進

龍舟競賽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可能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考古學的發現證實,許多端午節習俗早在戰國之前已流傳,例如其中一個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鉞,便刻有龍舟競渡圖案。龍舟最早當是古越族等水網地帶族群祭龍神、水神的一種祭祀活動。祭祀的古風遺留至今,例如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睛)。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端午節嶽陽龍舟賽

隨著生命意識的發展,賽龍舟增加進古代的禳災驅瘟的祈願,隨著人文精神的發展,又演繹出追悼屈原等人傑的文化意義,同時發展成為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1980年,賽龍舟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10年於廣州舉行亞運會,龍舟競賽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1年起年年舉辦中華龍舟大賽。龍舟賽也百花齊放,有速度賽、馬拉松賽、技術賽、表演賽等。

龍舟賽的根深深紮在民間。請看民間的賽事場景:“龍舟頭上都安裝有各式各樣的木雕龍頭,色彩絢麗,形態各異,有金龍、黃龍、白龍、烏龍等。開賽號令一響,只只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出山之虎,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比賽時,只見鑼鼓手坐在龍舟前端,一聲聲號子,一槌槌鼓點,有板有眼,時急時舒。橈手們聽令而動,揮橈劃槳;招子手穩立舟尾,眼觀八方,把舵定航,一副勝券在握的智者風範。如果聽那鑼鼓點子“咚鏘、咚鏘、咚鏘”越來越急促,和著那兩岸呐喊震天撼地,定是賽事進入激烈的時刻,只見龍舟劈江斬浪,直飛目標。舟上的健兒傾盡力氣邊劃水邊呼喚,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遊。……”兩岸呐喊助威的群眾,人頭攢動,群情昂奮,有的隨舟奔跑,為自己村莊或群體的龍舟呼號助威。口號響成一片,呐喊聲震天動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向來是端午的一項最熱烈、最富激情的節俗,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拼搏向上的精神,煥發出集體主義光采和昂揚鬥志。

在湖南鳳凰縣,端午賽龍舟的成績是一種至高榮譽,因此每年參加的賽隊很多。得勝的村寨、街道或單位,在長時間內都是人們的談論話題。在廣東高要市金利鎮的顯學村,村中高大的祠堂正中,安放的不是神位牌匾,而是數十年賽龍舟得來的錦旗,擺放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獎杯。顯學村人對賽龍舟的榮譽如此看重,讓人深深感受到村民對賽龍舟的熱愛。金利賽龍舟在農歷五月初一至初五舉行。比賽前15天,各村的龍舟就紛紛下水,又叫起龍舟,即開始比賽前的強化訓練。期間,整個村子非常熱鬧,每天傍晚龍舟隊訓練結束,全村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到祠堂裏與運動員們一起吃飯,加油鼓勁,營造出大賽前濃厚的氛圍。龍舟競賽讓金利人民“團結拼搏,奮勇挺進”的龍舟精神得到升華,成為金利人民一種獨特的精神支柱。

龍舟賽最容易調動群眾的節日熱情,激發集體榮譽感,彰顯齊心協力、奮勇爭先、拼搏向上的昂揚精神。這是端午文化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當我們歡度端午節時,我們正在感受中華文化的滋潤,分享中華節日帶給我們的快樂。端午節可以成為龍舟節、民俗體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