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舊迎新中華年(第2/6頁)

時至今日,廢除農歷的聲音已難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每天新聞聯播一開始就同時報了雙歷:陽歷和農歷。既然承認雙歷制,也就順理成章地要承認雙“年”制,要恢復農歷年“年”的地位,正式確認雙“年”制。一些外國元首祝賀中國年,我們有的譯為春節有的譯為年。中國的事我們應有話語權,話語必須正確,首先我們自己要正名。傳統的年可正名為“中華年”、“農歷年”,簡稱“華年”,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民俗年,共同的精神家園。春節就是中華新年這一點,一些歐美大國元首都是認同的,他們在向本國華裔族群祝賀時,從不說春節——Spring festival,而是說中華新年——Chinese new year。

如今中華年正逐漸成為世界性節日,已有十幾個國家把它定為法定節日,還有一些國家的地區把它定為地方性法定節日,如美國的紐約州。

陽歷年則是國際年、行政年。兩個年各有正名、各有內涵、各有側重。“春節”已用多年,可以並用不悖。

辭舊迎新:願景美

節日跟一般假日(如雙休日)是不同的,節日有各自特定的文化內涵。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央文明辦等七部委發布了《關於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主題,就是特定的文化內涵。明確春節的主題是辭舊迎新。正是因為過“年”所以才有辭舊迎新。

年節體系是民族生活的時間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周而復始,這是生活的一個自然段落。年是大的自然段落,一年中分若幹小段落叫節,年是統率節的。如果沒有年,各個節就群龍無首了。歲末年初是辭舊迎新、“天增歲月人增壽”之時,所以辭舊迎新始終是過年的主題、是年俗的核心。

過年是慶享過去一年的成果、規劃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時。此時設置了一些儀式、載體和活動。年復一年的儀式、載體、活動,積累成“過年”習俗,不斷積累文化內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們的生活願景。其中充盈著對生活的願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積澱著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這就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價值觀。如果失去“年”的概念,一切年俗就失去了中心和靈魂。

連綿幾千年的中華年俗文化所積澱的民族心理祈願、價值取向、價值觀是很豐富的。擇要而言,物質文化方面基本的願景是豐衣足食。這在習俗上表現為穿新衣、備年貨,吃年夜飯要年年有魚(“余”的諧音),雞是“吉利”,豆腐是“福”、“富”,蔥是“聰”,芹菜是“勤”,蘋果是“平安”,正月初一要吃年糕(“高”的諧音)。祈望年年富裕有余,一年更比一年高。“民豐”的基礎是國泰——國家富強。這不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價值觀之一了嗎?

春聯的橫批常用“國泰民安”,有一副這種橫批的春聯寫得好:“天增歲月人增壽,地滿祥和福滿門。”這就進一步表現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願景:在天人和諧中祈福迎祥,就是祈求幸福,期望和諧、友善。這又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價值觀之一了。貼門神、放炮仗是祈望驅妖免禍保安康,贈壓歲(“祟”的諧音)錢是為辟祟驅邪保護兒童成長,貼“福”字和吉祥圖案是祈福迎祥,貼春聯、剪窗花、掛紅燈籠都是營造喜慶祥和的環境。逛廟會、賞花燈、看演出,“和諧乾坤福滿天”,充盈著普天同樂、天人和諧的氣氛。合家團圓吃年夜飯、守歲,盡享天倫之樂。拜年氛圍中的人際和諧關系:尊老愛幼,彬彬有禮,互致祝賀,團結和睦,洋溢著親情、友情、溫馨,一掃粗野、嫌惡、仇怨。

中華年俗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血脈和精華,已經成為民族生活、民族靈魂、民族根基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培育民族精神和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這種培育,不是通過說教灌輸,而是讓人在親身經歷中感受、養成。從孩提知事開始,就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不斷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於樂,在歡歡喜喜高高興興中接受浸潤,在彌漫於全社會的過年氛圍中,在生活氣息濃郁的群體性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強烈震撼人,卻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卻是刻骨銘心、難以磨滅的影響。成人尤其是老人,許多往事已經如煙,而兒時過年的溫馨仍珍藏心底,歷久不磨。這成為華人的精神之根、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要維護這種鑄造中華魂的文化記憶。所以,過年決不光是過吃喝,而應重在過文化,過精神,過情感;要注入情感,要營造表達情感的環境、氣氛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