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督政府時期(第2/7頁)

五個督政官團結合作,致力於國家重建和造福人民。他們在共和國中央確立了政權機構以後,遵循憲法的規定,開始建立各郡的政權機構,並且盡可能使所有的行政機構目標一致,並且以堅決的行動促使對牧月和葡月事件不滿的兩派都能接受這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新制度,並力圖恢復革命最初時期的無畏精神。在他們的努力下,新政府憑借明智而堅決的行動恢復了一點信用,糧食開始流通,經濟得到復蘇。一個月後,巴黎的糧食問題已不需要督政府供應。這種由革命激發出的積極性迅速轉向工業和農業方面,在取消行會、分散土地、廢除特權之後,一部分居民開始離開俱樂部和公共場所,置身工廠和田地。此外,文化設施也增加了三倍之多,並且改進了國民公會時期的教育制度,完善了包括國立研究院、小學、中央學校、師範學校在內的教育體系。負責思想文化部門的督政官拉雷韋耶爾,為了再次建立崇拜自然的信仰,創立了敬神博愛教,並為此建造寺院、編制歌曲,但因敬神博愛教與基督教的信仰和革命者的無神論存在沖突,只能作為一種主張被保存下來。

由於財政拮據、缺乏資金,督政府曾不得不將國家倉庫中的一些寶貴物品出售或抵押,以解燃眉之急。如今只剩下了不好處置的國有產業。為此,經兩院批準後,督政府發行了強制認購的公債,但由於此項措施既缺乏信心又沒有好的領導,收效甚微。之後,督政府建議更新紙幣,發行總額為二十四億裏弗的土地票,並按三十比一的比值收回指券。土地票以國家財產為保證,可立即兌現,因此在發行後售出了很多國家財產,繼指券之後,土地票成為革命第二階段的指券,同時也是紙幣向硬幣的過渡。

共和國的軍事形勢也不容樂觀。國民公會末期時,中央政府立場曖昧、態度軟弱,軍事勝利和經濟匱乏一樣,軍紀松弛。此外,沒有強有力的政府來約束那些在軍事上有所成就的將軍。國民公會曾派皮什格魯指揮萊茵河方面軍、儒爾當指揮桑布爾—馬斯河方面軍,命令他們包圍和占領美因茲以全面控制萊茵戰線。但享有極高聲譽的皮什格魯卻辜負了共和國的極大信任,反而勾結孔代親王,策劃反革命活動。他故意在海得爾堡戰敗,將儒爾當的軍隊帶入險境,之後又撤出曼海姆,撤除對美因茲的包圍,將這一帶的邊境暴露給敵人。這時,美因茲、萊茵河方面毫無防禦能力,旺代再次爆發戰爭,英軍也威脅著大西洋和荷蘭海岸。由謝雷和克勒曼指揮的意大利方面軍,也因為給養缺乏而難以堅守。

為此,卡爾托擬訂了新的作戰計劃,要把共和國的軍隊插入敵國的心臟。任命國內部隊指揮官的波拿巴率領意大利方面軍,儒爾當仍指揮桑布爾—馬斯河方面軍,莫羅指揮萊茵河方面軍。被替換下來的皮什格魯被任命為駐瑞典大使,但他拒絕了。由波拿巴、儒爾當和莫羅指揮的三支大軍,在提羅爾隘口會師後以梯隊形式向維也納推進,準備從意大利和德意志進攻奧地利。如果這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能夠一舉成功,那麽反法同盟在歐洲大陸的首府將被共和國占領。

奧什將軍負責指揮大西洋沿岸戰事,並被要求結束旺代戰爭。此時的旺代軍已經準備屈服,薩維內戰敗後,主要將領和精銳部隊傷亡過半,失敗和厄運為他們帶來更大的災難,堅持作戰的只是夏雷特、斯托夫萊等幾個頭領,叛亂者只求與共和國講和。這次,奧什也一改之前的作戰方式,他采用了讓步的辦法使群眾脫離叛軍,之後再打擊他們;奧什將保王問題和宗教問題分開,寬容天主教,並利用神父來反對叛軍的將領。數次交鋒後,節節敗退的夏雷特被奧什擒獲,企圖繼續抵抗的斯托夫萊也被人扣留交給了共和軍,作為叛亂發動者的兩個人,以死亡終結了叛亂。

此外,奧什還平定了布列塔尼,消滅了舒安黨,解放了被控制的莫爾比昂郡,舒安黨的大部分頭目拋棄武器逃往英國。平叛告捷的消息很快傳到督政府,於是督政府在獲月(1796年6月)向兩院報告:內戰已經全面結束。

民主派的密謀

在民主派和保王派爭取統治權的鬥爭中,督政府的存在本身便是障礙,因此受到兩派的打擊。民主派是一個堅強不屈、敢於冒險的派系,對它而言,熱月9日是一個受痛苦、受壓迫的恥辱日;從那天起,它被逐出政府,失去了社會影響,也失去了權力和暴動的力量。雖然民主派被瓦解並失去權力,但是還沒有被消滅。尤其是在保王黨的葡月事件失敗後,它便再一次從衰落中興起,並且在先賢祠建起自己的俱樂部,督政府暫時容許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