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國民公會終結(第5/6頁)

國民公會迅速調集軍隊進行自衛,並長期開會。科隆貝爾、巴拉斯、多努、勒圖爾納和梅蘭五人組成的委員會集中了大會的權力,並負責一切有關公安的措施。國民公會還裝備了“1789年愛國者營”,大約有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人。選舉人原定於11日舉行集會,後來因故推遲到第二天。但國民公會並沒有得到推遲的消息,仍舊派人去強迫解散集會。11日夜間,各區得知國民公會的舉動後憤怒異常,開始騷動。他們緊急集合,準備戰鬥。這邊國民公會也毫不相讓,準備先下手為強,指定內政部長默努和代表拉波特負責,通過武力解除暴動區的武裝。

斐爾·德·聖托馬修道院是各區的指揮部所在,由七八百名武裝人員負責保衛。國民公會派來的軍隊和他們開始談判,初步定下了雙方各自撤退的協議。但是各區的隊伍在國民公會撤軍後便又卷土重來,並且越聚越多。得知這一消息,國民公會撤銷了默努的職務,改任曾領導熱月9日事件的將領巴拉斯為部隊指揮。巴拉斯點名要拿破侖·波拿巴來協助自己。波拿巴堅定果斷,有過戰功,年輕有為,沒有明顯的黨派之見。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較普通,甚至還有些膽怯和不自信,但一遇到戰事,他的缺點就不翼而飛了。波拿巴一來,便調來了薩布隆軍營中的大炮協助防守。葡月13日,國民公會周圍戒備森嚴,被層層的軍隊包圍得嚴嚴實實,靜候暴動者的到來。沒多久,大約四萬名暴動者在達尼康、迪烏和拉豐的指揮下,從四面八方趕來。大多數區都有暴動者,當然也有個別的例外。從下午兩點到三點,暴動者將卡爾多將軍率領的部隊趕到了盧浮宮。這進一步壯大了暴動者的膽量,達尼要求國民公會撤軍,並解除恐怖分子的武裝。

國民公會的代表們對這一問題的態度並不一致,有的贊成和解,有的強烈反對。加蒙剛剛提出答應暴動者解散1789年愛國者營的提議,就遭到了謝尼埃的批判。謝尼埃認為,對於國民公會來講,只有勝利和滅亡兩條道路可選,絕沒有妥協的可能。國民公會繼續討論著和與戰的問題,卻被外面傳來的槍聲打亂了。大會代表都拿起步槍來,投入到保衛國民公會的戰鬥中。戰鬥從聖奧諾雷大街開始,很快蔓延開來。暴動者攻到防禦堅固的羅亞爾橋時,遇到了不小的阻礙。一小時的激戰後,暴動者被擊退。七時,已經取得多處勝利的國民公會轉入攻勢,於九時將各區軍隊從共和劇院和羅亞爾宮附近各據點趕走,並制止了各區軍隊準備連夜構築街壘的計劃。第二天,勒佩爾蒂埃區的武裝被解除,國民公會也令其他各區恢復了秩序。為自衛而作戰國民公會態度溫和,並沒有趕盡殺絕。國民公會取得勝利,也得益於當時法國的處境。當時,人們都迫切希望有一個溫和的政權和一個沒有革命政府的共和國。對下層階級和資產階級,國民公會都是反對的,它只是一個中間力量,順應了當時的歷史需要,並占據了應有的歷史地位。

國民公會會議結束

葡月事件以後,建立兩院和督政府的計劃被國民公會提上日程。由於三分之一的代表是通過自由選舉產生的,代表了反動勢力的意圖,所以引起了以塔利安為首的幾名代表的不滿,他們不但提議宣布這三分之一的選舉無效,並主張立憲政府再停止活動一個時期。不過,蒂博多制止了他們的主張,並得到了所有國民公會派的贊同。由於已經保持了三年多的臨時狀態,國民公會希望能夠早日解脫,先是成立了為選出另外的三分之二的代表的國民選舉議會,隨後組成設於杜伊勒裏宮的兩院。二百五十名年滿四十周歲的代表組成元老院;所有其他代表組成五百人院。完成這些之後,最後的步驟就是組織政府。為防止再出現反動勢力發動類似葡月事件,督政官的選定範圍被限制在國民公會派中那些曾經投票贊成處死國王的議員中。多努等幾個較有勢力的代表認為這是限制選舉,都持反對意見。他們擔心政府仍然會保持獨裁和革命的性質,但最後他們的反對並沒有成功。拉雷韋耶爾-勒波、西哀耶斯、勒貝爾、勒圖爾納、巴拉斯、卡爾托等國民公會代表被選為督政官。霧月4日,國民公會頒布大赦令,並宣布國民公會會議結束,革命廣場更名為協和廣場。

國民公會一共存在了三個年頭,具體時間是從1792年9月21日到1795年10月26日(共和四年霧月4日)。它的執政方針,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變化。最開始的半年時間裏,合法的吉倫特派和革命的山嶽黨之間的鬥爭漩渦使國民公會自顧不暇;從1793年5月31日到共和二年熱月9日(1794年7月27日),由於受到救國委員會的排擠和它自身的內部鬥爭,國民公會一度銷聲匿跡;從熱月9日到共和四年霧月,國民公會致力於建立溫和的共和政權,先後戰勝過革命派和保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