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國民公會成立和路易十六之死(第2/7頁)

立法議會時期,羅伯斯庇爾的政敵都是革新者,因此他成為立憲派。從8月10日之後,他開始專心在雅各賓俱樂部擊敗吉倫特派,希望取丹東而代之。作為一個資質平庸、稟性浮誇的人,加上出身低微,他最後才得以出頭,這對革命而言則是一個很大的優點。出於自尊心,他不遺余力地追求頭等地位並不擇手段維持它。羅伯斯庇爾有實行暴政的一些特性:才智高於常人,鍥而不舍,有愛國主義的表現和不為利誘的聲望,不反對流血。他證明了亂世中的政治幸運兒除了依靠才智更有賴於行動,堅持不懈的平庸勝於缺乏毅力的天才。

吉倫特派可能出於對羅伯斯庇爾勢力的預見,也許只是出於猜忌,他們控訴他犯下了共和派認為最嚴重的罪行。巴黎當時正因派系紛爭而陷於動亂中,吉倫特派主張以法律制裁那些制造混亂、煽動暴亂的人,同時從各郡調集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保衛國民公會,並成立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此事。山嶽黨則抨擊這個措施是對巴黎的一種侮辱。吉倫特派為維護這種措施,提出了由巴黎代表組成三頭統治的方案。奧塞蘭站出來說:“我出生在巴黎,能夠代表這個城市。我認為,想在巴黎建立實行獨裁政治、三頭統治和護民政治政黨的人,不是極端無知就是極端邪惡。如果巴黎代表中有支持這種主張的人,我們就把他趕出去!”馬賽代表雷柏基附和道:“沒錯,議會中確實有一個想實行獨裁的黨,羅伯斯庇爾就是它的頭目,我要向大家揭發他!”巴巴盧則出面作證支持這種揭發。

作為8月10日事件的主要發動者之一,巴巴盧是馬賽結盟軍的領袖,在法國南部擁有很大勢力。他說在8月10日事件時,兩黨都想拉攏馬賽結盟軍,當時有人希望他聯系羅伯斯庇爾,因為他是最有資格成為法國獨裁者的人。巴巴盧是一個實際行動者,認為如果不打垮政敵就會被政敵擊敗,因此,他們一方面利用國民公會來反對公社,一方面又利用各郡來反對巴黎,希望能在敵人羽翼未豐時給予一擊致命。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因為害怕分裂而不贊成采取強硬手段。

對於羅伯斯庇爾的控訴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於是將目標轉向馬拉。馬拉曾寫文章在《人民之友報》上提倡獨裁政治,鼓吹實行大屠殺。當他在講壇上為自己辯護時,人群發生了一陣可怕的騷亂。會場四處響起“叫他下來!叫他下來!”的喊聲。馬拉卻泰然自若,待人們安靜下來,他才開始講話:“這個議會中很多人和我個人有仇。”“人人都是,人人都是!”有人打斷他的話。“我提醒這些人要知道羞恥,並且奉勸大家不要對於一個曾致力於自由事業並且付出巨大貢獻的人狂喊,更不要進行這種無禮的威脅,希望你們能認真聽一聽我的話!”人群安靜後,馬拉在國民公會上講述了自己關於鎮壓和獨裁的觀點。

馬拉的勇敢和沉著令出席國民公會的人大為震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曾以各種隱蔽手段避開公眾的責難,並且逃脫了對他發出的逮捕令。那時,人們看到的只是他寫的殺氣騰騰的文章,文章裏面要求人頭落地,並且煽動群眾進行9月大屠殺。人的頭腦可能產生任何狂亂的思想,這種可怕的狂想更是在一刹那間就能產生。馬拉有幾種固定的想法,他認為,革命是有敵人的,為了使革命能繼續進行,就應該消滅這些敵人,而最好的手段就是任命一個獨裁者,讓他來鎮壓這些敵人,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他以毫不顧忌的殘酷性來大肆鼓吹這兩項措施,既不考慮法律,也不關心人的生命。他還認為那些不認同這兩種措施的人是殘暴並且軟弱無能的,對其加以蔑視。

在革命時期曾經有過一些和馬拉一樣殘忍嗜血的活動家,但都沒有像他一樣對社會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他使各黨早已不純正的道德變得更為敗壞,他的大規模屠殺和獨裁想法,之後都被救國委員會的委員及其政府實現了。

對馬拉的控訴也沒有收到結果,雖然他比羅伯斯庇爾惹人討厭,但卻不像羅伯斯庇爾那樣引人痛恨。很多人將他當作一個狂人,有些人則把這些爭論看作是黨派之間的糾紛,而不是影響共和國的重大問題。並且,清除或指控國民公會的某個成員並不是件安全的事情,即使是各黨派也很難跨出這一步。

丹東沒有為馬拉辯護,他說:“我不喜歡這個人的脾氣,他暴躁而難以相處。但為什麽要在他的文章裏尋找煽動暴亂的論調呢?發生動亂的原因,除了革命運動本身,難道沒有別的理由嗎?”羅伯斯庇爾則說他並不了解馬拉,在8月10日前他曾和馬拉有過一次談話,並且不贊成馬拉的暴力主張,這次談話後,馬拉認為羅伯斯庇爾的政見狹隘,於是在自己的報紙上說:“羅伯斯庇爾既缺乏政治家的眼光,也沒有政治家的魄力。”相比之下,人們覺得羅伯斯庇爾更可怕,但是雷柏基和巴巴盧的第一次控訴未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