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從古典時代到基督教文化(第4/18頁)

渡河?長久以來,日耳曼人想方設法試圖渡過萊茵河和多瑙河,從公元1世紀到4世紀,他們頻繁渡河,進入羅馬帝國的人數不斷增加,有些人以和平的方式渡河,有些人則是入侵者和偷襲者,還有的人是被羅馬人俘虜的奴隸。日耳曼人常年生活在河岸或海岸,已經學會了造船和駕船技能,只要他們躲過羅馬的邊防衛兵,想要渡河並非難事。在酋長的率領之下,勇猛的日耳曼戰士渡河沖破守衛,襲擊對岸的農場和城市,劫走牲畜、糧食和農具,並向城市勒索金錢、珠寶和武器。日耳曼人的入侵騷擾導致許多羅馬人遭到殺害、綁架、俘虜,大批羅馬公民被勒索贖金,但羅馬衛兵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搶劫的日耳曼人再次渡河而去。

也有些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永久居住下來,他們通常是以和平方式渡河的商人。這些商人有時會販賣奴隸——有些是日耳曼窮人,有些是戰爭中俘虜的其他部落的人。另外,日耳曼人在與羅馬人的戰爭中,也有些人被俘虜,在羅馬的大莊園裏做奴隸,從事苦役。隨著羅馬城市化的發達,大批羅馬農民和勞動者紛紛湧入城市,羅馬大莊園嚴重缺少勞動力,因此日耳曼俘虜就成了莊園的勞動力補充來源。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日耳曼和羅馬各省之間的奴隸貿易非常興盛。

日耳曼士兵?有的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之後便在軍隊中服役,有些人是被迫入伍,也有些人出於自願。很多日耳曼人成為羅馬的雇傭軍,後來在人數上甚至超過了羅馬本地的士兵。這些來自蠻族部落的日耳曼人多次參與羅馬內戰,尤其在爭奪皇位的戰役中表現積極突出,受到羅馬貴族們的重視。大多數日耳曼戰士遵照羅馬人的傳統,對羅馬帝國非常尊敬。到了4世紀時,許多日耳曼人已經成為正式的羅馬公民,而4世紀和5世紀的幾位羅馬皇帝甚至有日耳曼血統。

入侵與征服?此後,日耳曼人渡河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從4世紀末到5世紀,許多日耳曼部落的所有人員渡過大河進入羅馬帝國,他們入侵沿岸農莊,征服當地的羅馬人,占領羅馬土地並且定居下來。公元9年,在條頓堡山林戰役中,日耳曼人摧毀了一支強大的羅馬軍隊,這場悲劇預告著日耳曼人的大規模入侵從此開始。他們逐漸占領羅馬帝國的西部地區,並建立若幹日耳曼部族的王國。近代西歐各國的半日耳曼半羅馬的血統,都源自4世紀以來日耳曼人的入侵、同化和融合。雖然日耳曼人以殘酷的戰爭手段占據了羅馬帝國的西部,但他們與許多蠻族一樣,對羅馬文化極其尊重仰慕,從有教養的羅馬人那裏學到了許多東西。

各主要部落?各部落加緊步伐渡過萊茵河和多瑙河。從北海到黑海長達2000英裏的海岸沿線上,依次成為各部落的駐紮地。沿萊茵河靠近北海的區域,有一些結成聯盟的部落,統稱為法蘭克人,他們對高盧北部虎視眈眈。法蘭克人以北有撒克遜人、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他們終日策劃試圖橫渡北海,侵占不列顛地區。在美因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德國南部地區,有阿勒曼尼人和勃艮第人。在多瑙河上遊北部,沿著奧得河一帶直到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平原地區,有汪達爾人。在汪達爾人部落之後有蘇維匯人、蘭哥巴德人和倫巴底人。在多瑙河下遊北部,即今天的羅馬尼亞,有西哥特人,而黑海北部則有一些分布很廣的部落,稱為東哥特人。

所有的蠻族部落都熱切地關注著羅馬帝國,因為這裏擁有富庶的城市和肥沃的土地,羅馬帝國的確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肥肉。

匈奴人?日耳曼人的前方是富庶的羅馬帝國,吸引著他們不斷入侵強占,而後方則是更為兇暴殘酷的野蠻民族,驅使著日耳曼人不斷逃離原住地。這些野蠻民族來自亞洲的遊牧部落,主要是兇猛的匈奴人和阿蘭人。他們不斷地襲擊並攻占一個又一個的日耳曼部落,征服占領大面積的土地,大規模制造恐慌和不安。

東哥特人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他們被匈奴人和阿蘭人猛烈攻擊,有些人投降了侵略者,有些人則向南向西逃竄,進入親族部落西哥特人的領地,並強占土地駐紮下來。西哥特人無法趕走東哥特人,只得轉向西部攻擊附近的日耳曼部落,同時又向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帝尋求幫助,請求羅馬人允許西哥特人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帝國的境內,以尋求土地和保護。西哥特人得到庇護之後,匈奴人的進攻有增無減,恐懼四處蔓延,傳到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勃艮第人、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和撒克遜人的部落,這些日耳曼部落只有一個目標——躲避遊牧蠻族,進入羅馬境內定居。這樣,大規模入侵羅馬的戰役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