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四川人,不該被遺忘(第4/4頁)

1月13日上午,劉湘的老友馮玉祥來訪,據後來門口的衛士回憶,當時劉湘情緒激動,大聲說過“今天抗日,我出川軍十多萬,將來歷史上,國人會知道我劉湘是什麽人”。

1月17日,劉湘病危,醫生馬上要求給他輸血。從前線趕回來的川軍第二十三軍軍長潘文華,輸了300毫升的血,但當時劉湘的血管已經萎縮,連血都很難輸進去了。

劉湘終於決定開始寫遺書:

余此次奉命出師抗日,志在功赴前線,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

不意宿病發,未竟所願,今後唯希我全國軍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領袖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繼續抗戰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此志,始終不渝。

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達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

1月20日,劉湘病逝,享年50歲。

1月22日,國民政府明令褒恤劉湘,追贈陸軍一級上將。

劉湘那段“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的遺囑,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前線的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都會大聲誦讀。

在他病逝後,有人在他房間的抽屜找出了一張紙條,上面有他手寫的兩句話:“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四川陣亡將士子女寄托所師生合影

饅頭說

一直以來,不少人會有一個疑問:劉湘在大後方待得好好的,為什麽要出川抗日?

有一個說法是,劉湘為了避免被蔣介石裁軍。

根據當時的情形來看,謀求統一的蔣介石,已經開始了川軍的裁撤和滲透工作,劉湘此時率軍出川,確實可以作為一個周旋手段。

但不管劉湘出川的背後到底有什麽動機,川軍是實打實抗日的。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兩場戰役,劉湘就耗光了手裏六個精銳主力師。在之後的徐州會戰和長沙會戰中,川軍憑借低劣的裝備,用自己的血肉和勇氣,打出了自己的軍威。說劉湘和川軍將士純粹是打著自己的小九九抗日,這對他們不公平。

據統計,全面抗戰八年來,一共有40萬川軍出川抗日,參加了抗戰中所有的正面戰場戰役,其中有26萬川軍埋骨他鄉,再也沒有回來。

1937年到1945年,全國征兵總數為1400萬,其中四川貢獻兵員320萬,占全國總兵員1/5強。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不僅僅是出人,還有出錢。在抗戰最困難時期,四川負擔了國家財政總支出的大約30%。1937年至1945年,中國財政總計支出14 640億元法幣,四川就負擔了約4400億元,達到了1/3。四川出糧也最多,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萬市石,占全國征收稻谷總量的38.75%、稻麥總量的31.63%。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在四川成都市的人民公園。

這座雕像,展現的就是那時候最典型的一個川軍士兵形象:大砍刀,鬥笠帽,簡陋的步槍,短褲,草鞋。

就是這樣一支裝備如此簡陋的川軍,當年浩浩蕩蕩,滿腔熱血,出川抗日。

中國的軍界,原本有句話,叫“無湘不成軍”。但自抗日戰爭川軍出川之後,多了一種說法,叫“無川不成軍”。

後來在汶川大地震後,互聯網上又有了一句話:

“川人從未負國,國人絕不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