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第3/4頁)

真的未必。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西方列強的態度——只取得局部勝利的革命軍是否算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列強是否承認他們的政府。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成立後的第四天,孫中山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發表《宣告各友邦書》,希望各國盡快承認南京臨時政府。

一個月過去了,各國沒有絲毫反應。

2月10日,美國駐華公使館參贊鄧尼正式回復孫中山:美國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

和美國持相同態度的,還有俄國和日本。日本的態度,在孫中山借款時其實已表露無遺,他們甚至宣揚要用武力維持中國的君主政體。

列強中,英國和法國沒有表態。但法國和俄國是盟友,英國和美國是盟友。早在孫中山去英法借款時,其實已經可以揣摩出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的態度。

那麽,不承認孫中山的臨時政府,列強希望承認誰?

早在武昌起義的第二天,美國的《紐約時報》就發表了社論,那篇社論裏的一句話,其實已經表露了西方列強一致的態度:“袁世凱是唯一能將和平與秩序給予中國的人。”

外部勢力不支持,那麽內部呢?令人遺憾的是,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又面臨袁世凱的壓力,孫中山的同盟會已經開始慢慢發生了分裂。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革命黨人開始追名逐利,拉幫結夥,跑官要官,另一方面,同盟會骨幹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等已經開始策劃成立新的政黨,而張謇、伍廷芳等立憲派也成立了一個叫“共和統一會”的政黨組織。黎元洪和武昌首義的革命黨人之間甚至發生了流血沖突。

當初同盟會的骨幹和各省都督之所以願意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出於現實考慮:可以利用孫中山的聲望獲得列強的承認,並爭取財政的援助。

當這一切都沒有實現的時候,開始有人逼迫孫中山讓位了。

一天深夜,革命黨內一個聲望很高又長得很帥的年輕人找到了孫中山,直截了當地希望他讓位於袁世凱,並指出:“先生豈欲作洪秀全第二,據南京稱帝以自娛,違背驅除韃虜之誓言乎?”

當時說出這句讓孫中山“勃然變色”之話的那個無畏青年,名字叫汪精衛。

而早在1911年的12月9日,汪精衛還接到過另一個人拍給他的電報,其中寫道:“項城[3] 雄才英略,素負全國重望,能顧全大局,與民軍為一致之行動,迅速推到滿清政府,令全國大勢早定,外人早日承認,此全國人人所仰望。中華民國大統領一位,斷推舉項城無疑。”

拍這封電報的,是聲望並不亞於孫中山的同盟會二號人物,黃興。

雖然革命黨人對袁世凱始終抱有警惕心理,但在當時內憂外困的形勢下,很多人都已經無奈地把信任票投向了他。

5

槍、錢、人心,都已有所交代,最後再來比比“人”。

就是袁世凱和孫中山這兩個人本身。

毫無疑問,孫中山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意志堅定,理想崇高。但他的不足也很明顯:雖有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火一般的激情,但缺少必要的治國理政經驗。更重要的是,長期在海外漂泊的他(被清政府通緝),除了威望之外,並沒有自己的軍隊和可靠團隊。

而當時的袁世凱恰恰擁有孫中山所缺少的。

袁世凱26歲就領正三品銜代表清廷鎮守朝鮮(相當於朝鮮的太上皇了),在朝鮮12年間多次粉碎日本吞並朝鮮的圖謀,成績可圈可點(從日本人多次暗殺袁世凱就可側面印證他的工作成績)。

43歲的袁世凱就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能叫出每一個班長的名字,經常和士兵同吃一鍋飯,睡一條炕。發餉時,他親自到場,防止長官克扣。士兵往往淚流滿面,感恩戴德

甲午戰爭後,袁世凱大力發展工礦企業,修築鐵路,創辦巡警,整頓地方政權,開辦新式學堂,包括編練新軍,各方面都頗具成效。可以說,從資歷、能力、經驗、實力、人脈等各個方面,當時全中國要找出一個能和袁世凱比肩的,確實很難。

1912年3月,孫中山和袁世凱有過唯一的一次會面。在那次會面中,孫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宏偉計劃:希望由自己主持,10年內,在全中國修成20萬裏(10萬公裏)長的鐵路。後來,他又調整為10萬英裏(16萬公裏)。

曾經力挺詹天佑主持建造中國第一條自主鐵路京張鐵路的袁世凱,聽完笑了笑,隨即大力表示支持。

結果如何?

在孫中山提出造鐵路計劃的103年之後——截至2015年底,在近幾年我國大力修建鐵路的背景下,中國的鐵路營業裏程才剛剛到達12萬公裏(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的數據。這個裏程僅次於美國,已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