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

這個故事要說的是兩個總統。一說起總統,我們總會想起美國,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的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時大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總統。

1

1912年2月13日的這一天,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重要的權力更替。

南方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就在這一天,將總統之位讓給了北方的袁世凱。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

孫中山(左)與袁世凱(右)

對於這件事,從初中到高中的歷史教科書的敘述,一般是給人這樣的印象:一直領導革命的孫中山不忍國家繼續遭受戰火,高風亮節,選擇讓位,而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所以相信有不少人一直會有這樣的不忿:孫中山怎麽那麽傻?如果換作我,肯定不讓!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回到那個中華民族走向共和的黎明前夜——處在當時的環境——到底誰更適合當大總統?

2

我們首先來看看,保障登上權力最高寶座的第一要素:槍。

“槍”就是軍隊,槍杆子裏出政權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聲槍響,全國革命形勢星火燎原。但有一點必須看到的是,以幫會起家的“同盟會”以及各種革命團體,進行革命乃至取得成功的主要依托力量,其實是清朝在各地的新軍(除上海、廣東和廣西是民兵商團起義外,其余各地都是新軍起義)。

著1905式清軍服的官兵和軍樂隊

新軍是甲午戰爭慘敗後,清朝政府痛定思痛,決定有別於八旗兵和綠營,按照西式方法操練、裝備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而最早體系化操練新軍,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凱。

憑借當年的“小站練兵”,袁世凱建立了一支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培養了一批後來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錕……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當初袁世凱編練的新軍為基礎,全國的新軍完整編制達到14鎮(一鎮基本相當於現在一個師)、8個混成協(相當於旅)、4個標(相當於團),而其中無論是從戰鬥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上,遙遙領先的,就是袁世凱的“北洋六鎮”。

相比之下,孫中山其實是赤手空拳的,身邊除了一批熱血沸騰的革命志士外,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兵一卒。

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當時接受清朝官員檢閱的照片。北洋軍的戰鬥力當時在全國首屈一指

當時,革命軍和北洋軍的戰鬥力差距到底大到什麽程度?

我們以清軍反攻湖北軍政府占領的武漢三鎮戰役為例。

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凱仔細盤算好了局勢,在清廷的催促下,乘坐專車進駐湖北孝感,親自督戰北洋軍對起義的湖北軍政府發動全面進攻。

與袁世凱同時抵達武漢前線的,是被革命黨人稱為“軍神”的黃興。黃興抵達時,當時的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專門讓人做了一面大旗,上書“黃興到”三個大字,然後派人騎馬舉旗,在武昌和漢口的街道上來回奔跑,沿途歡聲雷動。

然而在袁世凱的強大軍事實力面前,根本就沒什麽用——同樣是新軍對新軍,但北洋軍只用了兩天,就攻克了漢口。

按照當時在漢口的英國傳教士埃德溫·丁格爾回憶:“革命軍中有許多軍官,然而看上去全無秩序。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從黃興後來組織的一場試圖收復漢口的反擊戰中,多少可以看出當時革命軍的實力。

黃興。1916年積勞成疾,吐血而亡,終年42歲

按黃興的計劃,革命軍應該分三路出擊漢口,結果第一路的成炳榮部把出擊方向搞反了(因為成炳榮喝醉了),官兵們走冤枉路走得筋疲力盡,結果無法出擊;第二路楊選青部根本就沒行動,因為楊協統(旅長)當天結婚;第三路由黃興親自統帥部隊,結果手下的甘興典部帶頭潰逃,攔都攔不住。

北洋軍攻克漢口,在與清廷進行各種討價還價和恐嚇威逼之後,如願成為“內閣總理”的袁世凱在11月17日,又命令悍將馮國璋率軍進攻漢陽——9天之後,漢陽陷落。

攻克漢陽後,清軍完全可以一舉拿下武昌,徹底端了湖北軍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凱卻下令馮國璋停止攻擊。

袁世凱需要湖北軍政府的存在,因為那是他和清廷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

在之後的時間裏,袁世凱的軍隊將炮口對準武昌,一邊和革命黨議和,一邊逼清廷退位。其間不開心時,就下令向武昌城開幾炮,震懾下革命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