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明清小說:在藝術享受中品味人生(第3/4頁)

孫悟空為實現理想目標,不僅要與外界的妖魔鬥爭,而且要和自己內心的妖魔鬥爭。九九八十一難中的第四十六難,就是寫這樣一個故事。小說先是寫孫悟空打殺了幾個攔路搶劫的草寇,觸怒了唐僧,唐僧執意趕走了孫悟空。這時,有一個六耳獼猴乘唐僧身邊無人,變做孫悟空,把唐僧打倒,搶了行李,宣稱:“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他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這一來就出現了兩個孫悟空,一個真孫悟空,一個假孫悟空,這兩個孫悟空“同像同音”,連觀音菩薩都分不清。這個假的孫悟空,其實是孫悟空內心產生的“魔頭”,是孫悟空潛意識的外化。所以小說作者一再說:“人有二心生禍災”,“二心攪亂大乾坤”。人要實現崇高理想,不僅要和外界妖魔作鬥爭,還要與自己的“心魔”作鬥爭,要“剪斷二心”。“剪斷二心”,是戰勝自我、提升自我的艱苦過程。這顯示出《西遊記》這部神魔小說在描寫人性方面達到了相當的深度。

皮影   西遊記(甘肅平涼)

《西遊記》的故事充滿了神奇瑰麗的幻想,又充滿了幽默和詼諧,無論對大人和小孩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西遊記》的故事又包含有哲學的意蘊,給人以人生的啟示。

《紅樓夢》:“有情之天下”毀滅的悲劇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頂峰。

《紅樓夢》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真實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會面貌和人情世態,深刻揭示了封建貴族制度的腐敗。小說描寫了貴族之家賈府的內部和外部的社會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家族關系,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人物,極為真實,極為深刻,在讀者面前展現了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這在中國小說史上是空前的。如第五十三回寫黑山村的烏莊頭到賈府交租,那是一個荒年,烏莊頭送來米一千擔,柴炭三萬三千斤,幹蝦二百斤,熊掌二十對,鹿舌牛舌各五十條,海參五十斤,雞鴨鵝六百只,各種豬一百只,各種羊八十只••••••又賣去粱谷牲口各項,折銀二千五百兩。烏莊頭一面叩頭,一面哀訴年成不好。而賈府主人賈珍卻大為不滿,皺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兩銀子來,這夠做什麽的?”“這幾年添了許多花錢的事,不和你們要,找誰去?”這段描寫非常真實地反映了封建貴族和佃戶之間的經濟關系。又如,賈府的親戚、身為“皇商”的薛蟠,打死了人,如“沒事人一般”,自謂“花上幾個錢沒有不了的”。又如貪酷成性的賈雨村,為了結交豪門,想奪取石呆子手中的扇子,就害得他家破人亡。再如鳳姐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便拆毀張金哥的姻緣,神不知鬼不覺地害死兩條人命。小說中這許許多多描寫,都極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現象,揭示出在充滿“詩書翰墨之香”的貴族家庭裏,隱藏著無數的罪惡。

《紅樓夢》插圖(海棠詩社)清   孫溫繪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頭說,這本書“大旨談情”。曹雪芹的人生理想是肯定“情”的價值,追求“情”的解放。曹雪芹要尋求“有情之天下”,要尋求春天。但現實社會沒有春天。所以他就創造了一個“有情之天下”,就是大觀園。大觀園是一個理想世界,是一個春天的世界,那裏處處是對青春的贊美,對“情”的贊美,對少女的人生價值的肯定和贊美。大觀園這個“有情之天下”,好像是當時社會的一股清泉,一縷陽光。但是這個理想世界,這個“有情之天下”,被周圍的惡濁世界所包圍,不斷受到打擊和摧殘。林黛玉的兩句詩:“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不僅是寫她個人的遭遇和命運,而且是寫所有有情人和整個有情之天下的遭遇和命運。在當時的社會,“情”是一種罪惡。賈寶玉被賈政一頓毒打,差一點打死,大觀園的少女也一個一個走向毀滅:金釧投井,晴雯屈死,司棋撞墻,芳官出家,鴛鴦上吊,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直到黛玉淚盡而逝,這個“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的偉大交響曲的音調層層推進,最後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氣勢,震撼人心。“冷月葬花魂”(林黛玉詩句),是這個悲劇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

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紅樓夢》正是如此。這是一個帶有民主主義和人文主義傾向的人生理想在封建“末世”遭到毀滅的悲劇。

《紅樓夢》在藝術上的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