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水墨畫的韻味(第2/3頁)

中國曾圍繞透視問題展開過激烈的爭論。王維就是一位突破固定視點的藝術家。他的畫將四季出現的景物放到同一個畫面中。他有一幅《袁安臥雪圖》,畫面上出現了“雪中芭蕉”的構圖。巨大的芭蕉葉一到秋天就無影無形了,不可能出現在冰天雪地中。有人對此提出批評,但更多的人則認為,繪畫是畫意,而不是畫形,雪中芭蕉是意念中的事實,完全可以出現在畫面上。

北宋   範寬   雪景寒林圖

北宋初年的山水畫大師李成畫畫,注意到透視。他從一個固定的點看物象。他畫一個建築,站在一點,仰望屋檐。他畫出的畫逼肖外物。大科學家沈括對此提出尖銳的批評,他認為畫家應該“以大觀小”,不能像李成那樣“以小觀大”。真正的畫家不應該停留在具體的視覺上,而應該用“心靈的眼”去觀物,畫家應畫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應局限於視覺中的具體存在。這就是“以大觀小”,這裏的“大”就是人心靈的統攝力。

中國畫畫的是想象中的空間,是表現一種精神境界。如南宋馬遠有一幅《寒江獨釣圖》,畫面的內容很簡單,所表現的內涵卻很豐富。靜謐的夜晚,淡淡的月色,空空蕩蕩的江面上,有一葉小舟,小舟上一人把竿,身體略略前傾,凝神專注於水面。小舟的尾部微翹,旁邊則是幾絲柔痕,將小舟隨波閑蕩的意味傳出。這幅畫就是著力表現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夜深人靜,氣氛冷寂,只有一彎冷月,一葉扁舟,一個孤獨的人,獨享這個寧靜悠閑的世界。顯然,這幅畫關心的不在釣,而在生活世界的精神氛圍。這正是中國畫重要的特色。

宋元山水境界

說到中國山水畫,人們常常要提到“宋元山水境界”。大約自公元10世紀到14世紀這段時間裏,水墨畫進入發展的成熟期。畫家們利用水墨技法,將中國畫推入輝煌的發展階段,尤其體現在山水畫的創作上。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水墨山水大師,如董源、巨然、範寬、李成、郭熙等。宋元山水傳統,強調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靈境界,是一個重視呈現人心靈境界的傳統。

北宋   郭熙   早春圖

郭熙的《早春圖》,是反映宋代繪畫傳統的代表性作品。這是一幅全景式山水,作於1072年。畫面有薄薄的霧氣飄卷,石崗兀立,碎石幽冷,數株寒柏當風而立,或斜或直,樹枝如同鷹爪。這幅畫表現早春這一時令特征,雖然寒氣未盡,但一切都開始萌動起來了,冰雪開始融化,山間的瀑布又開始流淌,山下那個行者也開始遠行了,在永恒的山體中,置入了變化的消息。畫面中光影從山下透出,分出明暗,山體顯示出層次感。畫面有濕漉漉的氣氛,山峰從霧氣中伸出,如同隨著雲氣飄蕩。

這雖然是黑白世界,卻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郭熙論畫重“三遠”,一是平遠,目光向曠遠處投去,將人帶到遙遠的世界。一是高遠,目光由下往上看,突出山的高聳氣勢。一是深遠,目光由山前向山後看,突出山的深厚。三遠的方法並不合科學透視的要求,但卻能突出山水的氣勢和境界。這幅《早春圖》,就是將深遠和高遠相融合的作品。

元代四位著名的山水畫家:倪雲林、吳鎮、黃公望和王蒙,在畫史上被稱為“元四家”。這些人都是山林野逸之士,過著臥青山、看白雲式的生活,他們的繪畫崇尚空靈淡遠的趣味,畫風每每在冷淡中表現超然物外的情懷。倪雲林的畫最為典型。

倪雲林《容膝齋圖》,畫的構圖是他“一河兩岸式”的方式,畫面起手處幾塊頑石,旁有老木枯槎數株,中部為一灣河水,對岸以粗筆勾出淡淡的山影,這裏的一切似乎都靜止了,水也不流,雲也不動,風也不興,路上絕了行人,水中沒有漁舟,寂靜的小亭對著沉默的遠山,凝滯的秋水環繞著幽眇的古木。是一幅“寒山瘦水”。

元   倪雲林   容膝齋圖

在這幅畫中,色彩被完全拋棄,用的是“平遠”構圖方法,突出他所追求的平淡悠遠境界。這可以說是畫家感覺中的世界:寒山瘦水,表達的是遠離世俗的心境;枯木寒林中有畫家孤獨飄逸的意志;枯樹下有一個小亭,那就是畫題中所說的“容膝齋”——以只能容納膝蓋,形容小亭之小,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就是這樣的小。但是畫面中絲毫不使人感到狹窄,而有一種安寧的氣氛。

明清以來水墨新創造

明清以來中國水墨畫的發展,在宋元繪畫傳統之外,又開辟了新的境界。畫家們用水墨語言表現更豐富的體驗和意趣。北宋山水重在氣勢,元代山水重在空靈淡遠的境界,而明清以來像八大山人、石濤這樣的大師,卻重在自我個性的表現,重在筆墨情趣;像以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更重在突破傳統範式,表達心中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