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水墨畫的韻味

中國的水墨畫,在世界上是很獨特的畫種。它不用或少用色彩,一般只有濃淡不同的黑色墨水,在白色的紙(或絹)上作畫。水墨畫之於中國畫,就如同油畫之於西方繪畫,它是中國畫的典型面目,也是最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的形式之一。

一般認為,唐代詩人王維是中國第一位水墨畫家,在他之前,中國繪畫都是著色的。王維受到道家和禪宗哲學的影響,在中國書法的啟發下,創造了水墨畫。今天我們已經很難見到他的真跡,一幅名為《雪溪圖》的作品,是北宋人的摹本,比較接近王維的風格。這幅水墨山水畫的是郊外雪中溪流風光,完全不用色彩,用黑色的水墨,居然創造了一個平淡悠遠的白雪世界。自他以後,水墨畫法漸漸成為風尚,到了公元9世紀中後期(唐末五代到北宋初年),水墨畫超過了著色畫的影響,一躍成為中國畫的主要形式。

無色的世界

在中國為什麽會出現水墨畫,這顯然有技術材料和藝術傳統方面的原因。水墨畫一般畫在紙和絹上,其中又以紙張為主。中國造紙技術很發達,具有良好質感和豐富滲透功能的紙張為水墨畫的出現提供了基礎。而中國有書法的傳統,書法的創作方式對水墨畫有直接的影響。但更主要的原因卻來自觀念方面。

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紙、絹上作畫,這是中國畫家所鐘情的“黑白世界”。黑白世界,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無色的世界,不是它完全沒有顏色,而是說它沒有絢爛富麗的顏色。中國畫本來很重視色彩——早期的中國畫被稱為“丹青”,就是對色彩的強調。中國人色彩感受能力並不差,看一看中國京劇的服飾就可以明白這一點。中國畫家本來就強調“以色貌色”——世界中有紅,有黃,有藍,有豐富的顏色,繪畫應該以變化多樣的色彩來表現。這種局面到唐五代發生了變化。

唐   王維   雪溪圖

唐代書畫藝術家在道家思想的影響下,提出了“同自然之妙有”的觀點。“同自然之妙有”是說,書畫藝術應該具有造化自然一樣的性質,造化自然是最樸素的,它排斥人為,排斥文飾。這種“同自然之妙有”的追求,體現在山水畫創作中,就是以水墨代替青綠著色。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曾對水墨山水畫興起的思想根源作了說明。他指出,自然萬象的本體和生命是“道”,也就是陰陽的氣化,它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所謂“陰陽陶蒸,萬象錯布,玄化無言,神功獨運”。“道”(“氣”)是最樸素的,但它蘊含著自然界的五色,產生著自然界的五色。自然萬象的五彩,並不是依靠著丹碌、鉛粉的著色,而是依靠樸素的“道”(“陰陽陶蒸”),所謂“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雲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而水墨的顏色,正和“道”一樣樸素。它最接近“玄化無言”的“道”,最接近自然的本性,因此是最“自然”的顏色。它也和“道”一樣,蘊含著自然界的五色,產生著自然界的五色。所以張彥遠說“運墨而五色具”。水墨的世界,可以表現出色彩的感覺,同時還能表現出色彩無法傳達的內容。畫家如果“意在五色”,用“丹碌”的顏色塗草木,用鉛粉的顏色塗雲雪,就背離了造化自然的本性,用人工破壞了自然,結果就是如張彥遠所說“物象乖矣”。張彥遠的話說明,水墨山水畫的興起,和畫家在道家思想影響下追求“同自然之妙有”的境界有著必然的聯系。

張彥遠的這個思想,也表現其他一些畫論著作中,如托名王維的《畫山水訣》一開始就說:“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這就是說,因為水墨的顏色最符合造化自然的本性,所以水墨山水畫在繪畫中占有最高的位置。

“畫道之中,水墨為上”,從此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觀念。

超越形似的造型原則

中國繪畫沒有謹守透視的原則,甚至有意回避透視問題,16世紀以來,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20世紀房龍的觀點就很有代表性。房龍在《人類的藝術》中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人和少數的孩子不理會透視法。”他對中國畫的傳統很為不屑。

中國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統的藝術史著作,南朝謝赫在《古畫品錄》,提出“六法”說,即繪畫的六條基本原則,其中以“氣韻生動”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來,氣韻生動一直是中國畫的最高原則,主張精神境界的呈現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蘇軾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他的觀點正好與房龍相反,房龍認為,中國畫不講透視,不講形似,還停留在孩子塗鴉的程度。而蘇軾認為,如果你畫畫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從如此對立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中國繪畫選擇的是與歐洲多麽不同的道路。